摘要:文章作者:张淑丽,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黑龙江省心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
这里是黑龙江
这里是冰城阿什河街9号
黑龙江共青团 x《新青年》
陪你一起·来嗑了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
《来嗑了·朋友》特辑
文章:张淑丽 主播:朱晓航
点击聆听故事
心灵驿站·特辑
文章作者:张淑丽,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黑龙江省心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
大家是否还记得,号称“2024年以来优酷站内热度破万最快纪录”的电视剧《难哄》上线即成爆款,不仅开播就在优酷取得开门红的收视战绩,也斩获了社交平台上较高的关注热度。特别是女主人公温以凡的经历让苦难具象化,值得从心理学去解读。
温以凡的苦难来得突然却又持续。父亲骤然离世、母亲冷漠再婚、寄人篱下被虐待、险遭熟人侵犯,命运用一种始料未及的残酷让不谙世事的温以凡被迫直面多舛的人生。拳拳到肉的惨烈生活让她早早学会了用“疏离”和“冷漠”包裹支离破碎的自己。在遭遇了校园黄谣、职场潜规则、群租房危机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后,温以凡从最初的惶恐无助到后来的隐忍克制再到沉默封闭,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对伤害时的煎熬与挣扎。由原生家庭崩塌、性别暴力与安全缺失交织而成的“系统性围剿”,让温以凡的成长轨迹几乎成为创伤心理学的典型样本,而剧中她的梦游反复出现更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确证。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一种严重的应激障碍,往往由于突发性、灾难性创伤事件(如亲人离世、被强暴、严重车祸等)或自然灾害等强烈的精神应激引起的持续性的心身疾病。通常会出现性格大变、情感解离、警觉性增高以及易受惊吓、回避行为等反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如认知问题、睡眠障碍、药物滥用、抑郁等伴随症状。临床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普通人群中并不少见,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值得注意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迁延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能终生难愈。
剧中温以凡在遭遇创伤事件后,将自己冰封成“装在套子里的人”,用退让和克制小心翼翼地与生活周旋,犹如一缕孤独的游魂,与喧嚣世界格格不入。当命运报之以痛,我们,该怎么办?
不要自苦,学会求助。及时而科学的介入治疗,可以大大提高PTSD的治愈率。永远不要将别人的错误归咎于自身,不要当别人错误的“替罪羊”,不要在敏感与内耗中自我凌迟。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你很好,糟糕的是人性”。
不要等待,学会自助。不要寄希望“被拯救”,不要幻想下一个“桑延”出现,要做自己人生的“大女主”。不回避,不困顿,不自欺;自我整合,自我疗愈,自我救赎。当你凝视深渊,会发现,那不过就是一个坑而已。
不要画地为牢,勇敢走出来。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真正能羁绊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封闭了出走的决心。不要留在原地舔舐伤口,反复的疼并不会让伤口好得更快,你得学会翻篇。
剧中温以凡终于摆脱心魔,“学会在光中与阴影共舞”,那是她的蜕变与新生。可我还想说,你可以追逐光,成为光,将阴影踩在脚下!砸碎曾经的枷锁,将它狠狠地丢在身后。眼睛长在前面,本来就是让我们向前看。所以,别回头,向前跑,前面有春暖花开、有星辰大海。
主播说
追完《难哄》后,女主人公温以凡的故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她的人生轨迹里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接踵而至的坎坷,这让我看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挣扎与成长的真实模样。
剧中温以凡的状态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伤害从来都不是小事。那些突如其来的打击、持续的恶意对待,会在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与生活方式。但更让我触动的是她没有彻底沉沦,而是在黑暗中一点点摸索着自救的路。这让我明白,面对伤痛时,逃避和自我否定只会让自己更痛苦。我们不必强迫自己立刻痊愈,但可以学着不被过去困住:主动寻求帮助不是软弱,而是勇敢的开始;相信自己值得被善待,才能摆脱自我怀疑枷锁;带着伤疤前行,反而能让脚步更坚定。
温以凡最终走出了阴霾,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伤痛或许会留下印记,但不会定义人生。只要不放弃前行的勇气,每个人都能在黑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原创栏目 | 《来嗑了·朋友》
策 划|徐 朝 武智勇
栏目编委 | 武智勇 贾程秀男
姚晶晶 韩金秋 耿赫宣
联合制作 | 团省委新媒体中心
省委奋斗杂志社《新青年》编辑部
文章来源|《新青年》2025年第5期
图片来源|笑微
审 核|于 佳
责 编|武智勇
轮值审核 | 张恒瑶
编 辑|杨钧婷 徐 磊
平 面|王 妍 刘沐恩 王佳音
点亮「在看」一起夜听
来源:黑龙江共青团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