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心语丨守护夕阳,如何优雅度过老年生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3 17:17 1

摘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老龄化加速的今天,“黄昏”二字早已被赋予新的内涵——它可以是温暖从容的,是优雅安详的,是充满活力与尊严的。如何让家中的“老宝贝”,乃至我们自己未来都能拥有这样美好的晚年?本期《心安心语》栏目邀请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孙艳敏老师做客直播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老龄化加速的今天,“黄昏”二字早已被赋予新的内涵——它可以是温暖从容的,是优雅安详的,是充满活力与尊严的。如何让家中的“老宝贝”,乃至我们自己未来都能拥有这样美好的晚年?本期《心安心语》栏目邀请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孙艳敏老师做客直播间,与大家一起探讨“优雅养老”的秘诀,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分享。

一、银发浪潮下的关怀网:政策托举,社区赋能

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政府与社会已编织起一张“接地气”的关爱网。孙艳敏老师强调:“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核心理念。政策层面,国家推进“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例如,滨城区文汇社区开展“银龄健康,从心启航”活动,组织老人学书画、跳跳舞、听健康课。到2027年,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将基本建成,社区设施全覆盖,让老年人在熟悉环境中“找到乐子、得到照顾”。

心理健康也得到更多关注。湖北、江西等地的新政策明确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滨州工会和社区活动也在教授老年人识别情绪、调节压力的方法。国家《老年痴呆防治行动计划》开始试点,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筛查记忆力,目标到2030年提升知晓率和筛查率。智慧养老同步跟进,为老人提供平板电脑上的认知训练游戏,帮助他们延缓记忆力下降。这张“关爱网”日益密实,为优雅养老奠定基础。

二、心理健康:优雅养老的基石

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晚年生活质量,心不安,则身难安。心理问题会显著提高致残率,削弱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并影响慢性病管理。常见“心坎儿”包括:

“闷”出来的病:独居老人易感孤独,深藏的思念若无疏导,可能变成心里的疙瘩,长期下去可引发抑郁,导致茶饭不思、免疫力下降。

“愁”出来的负担:担忧健康或拖累子女,引发焦虑,这种心累比身体累还折磨人。

“闲”出来的失落:退休后不被需要,失去生活目标,觉得日子没意思。

“怕”出来的障碍:恐惧认知障碍如老年痴呆等,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本身会加速认知衰退。

心理健康是优雅养老的基石。正视这些情绪,是迈向从容晚年的第一步。

三、应对心坎儿的“心”处方:三要三不要与三步走

当老人或家人面临情绪困扰,孙老师给出清晰策略:这不是性格缺陷,而是情绪“感冒”,可以治愈。方案核心是“三要三不要”和“三步走”,强调行动与智慧。

“三要”原则(积极主动):

要正视并接纳情绪:承认和接纳自己感到焦虑的事实。要积极寻求支持:主动打开心扉,与信任的人交流。

要学习调节方法:把身心健康管理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不要”原则(安全底线):

不要硬扛:拖延会加重症状,延长痛苦。

不要乱吃药:绝对禁止自行服用家人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要过度归咎身体:心慌、胃痛可能是焦虑信号。

“三步走”策略(渐进应对):

第一步:自我调节——打好身心基础。

身体放松:“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能有效降低心率,平息突如其来的心慌气短;睡前“肌肉放松法”从脚到头绷紧5秒,再放松30秒,能够释放身体的紧张,帮助入睡。

认知调整:当脑子里又出现“我完了”、“孩子不管我了”这些念头时,要有意识地喊停;如子女长时间没来电话“可能只是忙工作”,主动把悲观的想法扭转到更客观、更积极的方向上。

行为激活:规律作息,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会给老年人带来安全感;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能有效释放压力,改善情绪;对症饮食下午不喝浓茶,多吃菠菜、香蕉,睡前一杯温牛奶,让精神放松下来。

第二步:善用支持——借助外部力量。

主动沟通:坦诚告诉信任的人“我难受”,说出来,本身就是一剂良药;

融入集体:参加工会活动、社区活动、老年大学、合唱团等,以社会连接感驱散内心的孤独和恐惧

第三步:专业求助——获得根本解决。

前往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会访谈并使用量表评估,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识别错误思维,系统识别和改变导致焦虑的错误思维模式,效果显著。

应对抑郁焦虑等情绪就像过河。“三要”是方向,“三不要”是底线,“三步走”是三座桥:“自我调节桥”、“社会支持桥”、“专业帮助桥”。寻求帮助不是软弱,而是智慧、勇气和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四、守护记忆之光:认知障碍的早知早防

年纪大记忆力有点下降是正常的,但像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这些认知障碍疾病非衰老必然,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干预。

警惕信号:

记忆减退“如刚吃过早饭忘得干干净净”;

做事困难“如做饭步骤搞乱”;

语言问题“说话词不达意”;

时空混淆“容易迷路”;

判断力下降“大热天穿棉袄”;

情绪突变“开朗变多疑”。

科学筛查与预防:

筛查:医院或社区用数字化工具如平板游戏测试,给大脑做高级体检。

预防:动脑不停歇,书画、阅读、下棋是健脑操;管理“三高”,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健康生活,采用“地中海饮食”,多植物食物、适量鱼类;规律作息如6:30起床、22:00入睡;戒烟限酒;增加社交刺激大脑;确保安全环境,防跌倒、防走失。

五、暖心建议:迈向优雅晚年的行动指南

孙老师为老年朋友及家人提炼“金点子”,强调“心安是优雅的基石”。

心安为基:接受变化,绝不向消极情绪低头;主动关注心情,有困扰别憋着。

身心皆活:身体要动,如散步、太极;大脑要动,多学习;情感要动,多表达、多交流。

拥抱变化: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学新技能如智能手机,减少脱节感。

定期检修:重视体检,把认知评估纳入其中,早筛查早干预。

给家人的“四点”建议:

陪伴是良药:“常回家看看”,面对面交流是最好心理保健品;子女尽量抽时间回家,视频电话难替代温暖。

鼓励参与:支持老人建立社交圈,留意情绪变化。

尊重自主:在安全前提下,尊重老人意愿,避免过度包办加速能力衰退。

学习知识:了解老年心理,科学应对问题,成为老年人坚实后盾。

优雅养老,是国家、社区、家庭与个人的共同使命。守护夕阳,需要政策托举、邻里互助、子女陪伴,更需老人积极心态。愿每位老年朋友找到心安之处,享受生命美好时光,让晚年如夕阳般温暖从容。

播出时间:每周五17:45—18:30

播出频道:FM95.7滨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2220107、400-0543-525

编辑:何颂一

审核:高 嵩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