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或许就出在一些日常习惯上,这些习惯看似不起眼,却在不知不觉中拖了康复的后腿,让病情反复。
你的情绪,值得被温柔倾听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抑郁症的康复。
不少朋友治疗抑郁症已经有段时间了,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问题或许就出在一些日常习惯上,这些习惯看似不起眼,却在不知不觉中拖了康复的后腿,让病情反复。
这些习惯会让你更难受,搅乱身体和心情的平衡。问题是,好多人压根没发现它们的危害。
接下来,我就分4个方面,给大家讲讲这些坏习惯,以及如何及时纠正。
01
逃避社交活动
很多人得了抑郁症后,会不自觉地躲着亲友、不愿社交,心里总觉得“没人理解自己”“见面又太累”。
可这样做,只会让孤独感越来越强烈,缺少情感支持,大脑更容易陷入负面的思维循环。
时间一长,情绪调节能力也会变弱,抑郁症状就更难缓解了。
纠正办法:主动打破这种孤立的状态。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从简单的互动开始,每天抽点时间与人交流,比如给亲友打个电话。重新建立起和他人的联系。
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安全感增强了,身边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更稳固了。
02
沉溺于消极思维
抑郁症患者常常会陷入自我批评、悲观预测的思维模式,老是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未来没有希望”。
这种思维习惯会让负面情绪越来越严重,干扰理性思考,让你看不到生活中的积极信号,还会影响心理治疗的效果。
纠正办法:学会调整自己的认知。
消极念头一出现,马上留意到,接着用客观积极的话反驳,比如跟自己说“这只是暂时想法,我能改变”。
每天花几分钟写日记,记下生活中美好的事。
坚持一段时间,你就能慢慢养成健康的思维习惯。
03
生活作息不规律
睡不好、饮食乱或者缺乏运动,会让身体机能出问题,人更易疲劳,情绪波动也大。
抑郁症本身就会影响生物钟,如果再放任作息混乱,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降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效果。
纠正办法: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
每天尽量固定时间睡觉,像晚上11点前上床,保证睡7 - 8小时。
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加工食品。每天抽20分钟散散步或做些轻度运动。
这些小习惯能调节内分泌,让你更有精力。
04
拖延或拒绝求助
有些患者害怕被别人评判,或者觉得“自己能挺过去”,就拖着不去看医生、不按时服药,也不接受心理咨询。
这样做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让症状变得更严重。
其实,寻求帮助是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拒绝求助就相当于关上了康复的大门。
每一次小小的行动,都在为康复积累动力。
来源:爆头阁v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