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手机成“健康杀手!老年人沉迷刷屏,这些隐患比你想的更危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3 17:23 1

摘要:清晨六点,小区长椅上的张阿姨已经举着手机刷了半小时短视频;中午饭点,李伯伯边吃饭边盯着手机里的养生直播,碗里的菜凉了都没察觉;深夜十一点,王奶奶还在微信群里转发着各类链接——这不是个别场景,而是当下不少老年人的日常。

清晨六点,小区长椅上的张阿姨已经举着手机刷了半小时短视频;中午饭点,李伯伯边吃饭边盯着手机里的养生直播,碗里的菜凉了都没察觉;深夜十一点,王奶奶还在微信群里转发着各类链接——这不是个别场景,而是当下不少老年人的日常。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银发族”用上手机本是好事,能视频聊天、看新闻、线上办事,可越来越多老年人陷入“手机依赖”,每天刷屏时长超过4小时,有的甚至达到6-8小时。看似简单的“玩手机”,正在悄悄侵蚀老年人的健康,这些隐患藏在日常里,却容易被忽视。

首先是视力问题,老年人本身晶状体弹性变差,眼肌调节能力减弱,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睛要不断适应屏幕的强光和闪烁,很容易出现眼干、眼涩、视物模糊。有眼科医生提到,最近几年因“手机眼”来就诊的老年人明显增多,有的还查出了白内障、青光眼加重,这些都和长时间看手机脱不了关系。

再说说颈椎和腰椎,很多老年人看手机时习惯低头、弯腰,有的半躺着刷视频,姿势一保持就是一两个小时。颈椎长期处于前屈状态,椎间盘压力会变大,容易引发颈椎疼痛、僵硬,严重的还会压迫神经,导致手臂发麻;腰椎承受的压力也不小,弯腰看手机时腰椎曲度变直,肌肉紧张,时间长了会出现腰背痛,甚至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小区里不少老人说“脖子疼得转不动”“腰一弯就疼”,追问之下,大多是天天抱着手机刷的结果。

睡眠质量也被手机严重影响。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物质。很多老年人习惯睡前刷手机,越刷越精神,原本十点就能睡,硬是拖到十二点以后。睡眠不足会让老年人白天没精神、记忆力下降,还会影响免疫力,感冒、咳嗽等小毛病也更容易找上门。有位退休教师说,以前倒头就睡,现在刷手机到半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头晕脑胀,连喜欢的广场舞都没力气跳了。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社交和心理状态。有些老年人沉迷手机后,减少了和家人、朋友的面对面交流,儿女回家想聊聊天,老人却盯着手机不抬头;以前常约着一起买菜、散步的老伙伴,也因为各自刷手机而很少见面。长时间缺乏真实社交,容易让老年人产生孤独感,情绪也变得低落。更有甚者,被手机里的虚假信息、诈骗链接误导,比如相信“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花了不少冤枉钱,不仅损失财物,还可能耽误正规治疗,心理上受到双重打击。

当然,不是说老年人不能用手机,而是要学会“合理用”。子女可以多花点时间教老人设置手机使用时长提醒,比如每看40分钟就停下来,远眺几分钟或者做套眼保健操;提醒老人保持正确的看手机姿势,别低头太厉害,也别躺着看;晚上睡前一小时尽量别碰手机,可以看看纸质书、听听轻音乐,帮助入睡。社区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比如书法班、合唱队、健康讲座,让老年人有更多走出家门、参与社交的机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老年人自己也要有意识地控制手机使用时间,把手机当作工具,而不是“离不开的伙伴”。想了解新闻可以看会儿,但别一直刷;想和子女联系,视频通话几分钟就好,别抱着手机等消息;看到感兴趣的内容,也别一口气看个没完,适当停下来活动活动身体。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享受生活的基础,别让手机偷走了本该轻松愉快的晚年时光。

科技应该服务于生活,而不是影响生活。希望每个老年人都能玩转手机,更能守住健康,让晚年生活既有科技的便利,也有健康的陪伴。

来源:幻想阁pv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