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诞生于许巍刚走过一段艰难过岁月时,他曾坦言,在1999年他患了严重的抑郁,他一度站在阳台边缘,想往下跳。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当许巍的《蓝莲花》响起,他那沙哑而充满颗粒感的嗓音,总能瞬间打动我。
认识许巍是从《蓝莲花》开始,了解许巍也是从《蓝莲花》开始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诞生于许巍刚走过一段艰难过岁月时,他曾坦言,在1999年他患了严重的抑郁,他一度站在阳台边缘,想往下跳。
于是,回到西安老家休养,这个期间,他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不想做,他停止了所有与音乐相关的东西。他的大脑充斥着大量的负面情绪。那时,他就只做一件事——跑步。
他说:每天,他起床脸不洗,头发炸着,就出门跑步,从最初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完800米,从最开始的一圈,到两圈......到后来的30多圈能轻松跑下来。就是在这样一步一步的跑步中,他跑出了抑郁。
或许你想问,简单的跑步,真的对情绪有如此强大的疗愈力?
其实,科学研究者们已经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了跑步的抗抑郁效果。2016年发表在《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上的一项著名元分析,比较了运动与抗抑郁药物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结论是:有氧运动的抗抑郁效果与药物治疗相当,且没有药物的副作用。
跑步改变大脑的四大科学机制
1. 天然“快乐激素”的工厂
跑步时,你的身体就像一座精密的生化工厂,开始高效生产“快乐物质”。首先是内啡肽,它能产生类似吗啡的镇痛和愉悦效果;其次是内源性大麻素,它与大脑中的受体结合后,会产生深沉的平静感和幸福感。这就是为什么跑完步后,即使身体疲惫,内心却感到格外宁静和满足。
2. 大脑的“高效肥料”
长期压力与抑郁会导致大脑海马体(负责记忆和情绪调节)萎缩。跑步能显著提升脑部神经营养因子(BDNF) 的水平。而BDNF如同“大脑的肥料”,修复受损的神经回路。让海马体体积增大,直接改善了记忆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3 行为的“正向循环”
抑郁最大的陷阱是让人陷入“无力感-退缩-更抑郁”的恶性循环。跑步作为一种目标导向行为,哪怕是“今天多跑一圈”这样的小目标,都能带来即刻的成就感,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同时,跑步时需要专注呼吸和身体感受,这能有效打断无休止的负面思维反刍。
万科创始人毛大庆曾公开分享,他在2013年确诊抑郁症,医生开了6种药。在朋友建议下他开始跑步,从最初只能跑400米,到后来完成全程马拉松。他说:“跑步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困难相处,如何与自我对话。”通过跑步,他成功摆脱了药物治疗。
香港歌手郑秀文也曾深受抑郁症困扰。在康复过程中,跑步成为她的重要支柱。她曾说:“运动帮我踢走了很多负能量。”如今,跑步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果你也想通过跑步改善情绪,请记住三个关键:
从“微小”开始:不要追求速度与距离。第一天快走10分钟,第二天慢跑5分钟,循序渐进。正如许巍从800米开始,重要的是“开始”本身。
规律胜于强度:研究表明,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跑步,就能产生显著的抗抑郁效果。建立固定的跑步习惯,比某一次跑得多远更重要。
找到你的节奏:不必勉强自己加入跑团或挑战马拉松。一个人、一副耳机、一条熟悉的路线,同样能收获跑步的益处。关键是找到让你感到舒适的方式。
跑步的本质,是一场与自己的深度对话。就像许巍在歌中唱到的:“那一刻,你走过,才发觉脚下的路。”
请系上鞋带,去发现你内心的那朵蓝莲花吧。
来源:老态龙钟小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