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2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办公室公布首波党务人事安排,宣布由李乾龙出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季麟连担任副主席。这一人事布局距其当选不足一周,早于11月1日正式交接的时间节点,引发岛内舆论对其施政方向的广泛关注 。
2025年10月22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办公室公布首波党务人事安排,宣布由李乾龙出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季麟连担任副主席。这一人事布局距其当选不足一周,早于11月1日正式交接的时间节点,引发岛内舆论对其施政方向的广泛关注 。
从两位任命对象的背景来看,此次安排体现了对党内多元力量的平衡。76岁的李乾龙是国民党内“本省”籍山头派系的代表性人物,曾任新北市党部主委、三重市市长等职,2020年曾担任国民党秘书长,在地方党务系统与政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作为熟悉党内运作的资深人士,其“回锅”兼任秘书长一职,被外界解读为借助其资历稳定基层组织、协调派系关系的考量——毕竟国民党长期存在的“山头文化”,仍需经验丰富的老将进行调和。
另一位副主席季麟连的任命,则凸显了对党内“深蓝”力量的重视。这位78岁的退役上将出身黄埔军校体系,曾任台湾海军陆战队司令、黄复兴党部主委,是典型的“外省二代”,其反“台独”立场鲜明,2024年曾公开喊出“驱逐‘台独’、复兴中华”,并赴广州参加黄埔百年纪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黄复兴党部作为由退役官兵及眷属组成的特殊党部,长期持反“台独”立场,虽在2024年后计划整合进地方党部,但仍是国民党重要的票仓基础,季麟连的任职被认为是对这一群体的积极回应 。
此次人事布局的深层逻辑,还与郑丽文的两岸政策路线紧密相关。李乾龙今年曾两度率团访陆,拜谒中山陵、炎帝陵,明确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定海神针,强调两岸是“一家人”;季麟连亦始终坚持“两岸同属一中”立场。两人的任命,实际回应了岛内对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期待,也落实了郑丽文提出的“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独’是政治骗局”等主张,与民进党形成明确政策区隔 。
从国民党内部生态来看,这一安排也暗含对“山头文化”的适度调整。郑丽文此次胜选被视为边缘区域自主党员对传统派系力量的突破,而李乾龙的“本省”背景与季麟连的“深蓝”背景形成互补,既未偏向单一派系,又能兼顾不同群体诉求,这种平衡策略或为其后续推动党务改革奠定基础。
对于外界关注的“任命时机偏早”问题,党务系统相关人士解释为“提前搭建团队,确保政策衔接顺畅”。从台湾政党运作惯例来看,新主席上任后迅速敲定核心人事,确实有助于缩短政策空窗期,尤其是在当前岛内对两岸关系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明确人事布局也能传递清晰的政治信号 。
总体而言,郑丽文的首波人事任命,既延续了国民党通过资深人士稳定局面的传统,又通过人选背景的搭配实现了派系平衡与政策立场的双重明确。这一布局能否有效凝聚党内力量、提升政党竞争力,仍需观察后续政策落地与民意反馈,但至少从初期信号来看,其“稳基层、明立场”的施政思路已清晰显现。
来源:欢颜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