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被美抛弃,赖清德开展“MAGA大外宣”,不料遭到尴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3 15:25 1

摘要:知情人士透露,台湾当局官员正与特朗普的支持者——保守派Podcast及“网红”积极接触,通过媒体宣传台湾安全议题和“民主价值”。美媒认为,此举反映了赖清德当局对特朗普政策走向的焦虑,也显示出台湾在无法直接与特朗普接触的情况下,采取务实(迂回)策略,加强与美国共

作品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专栏作者 | 司空鉴

美彭博社近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台湾当局官员正与特朗普的支持者——保守派Podcast及“网红”积极接触,通过媒体宣传台湾安全议题和“民主价值”。美媒认为,此举反映了赖清德当局对特朗普政策走向的焦虑,也显示出台湾在无法直接与特朗普接触的情况下,采取务实(迂回)策略,加强与美国共和党政府及其支持者的联系,以促使美国在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上维护台湾的利益。

特朗普数次表示,台湾问题很可能成为他与中方会面时的议题之一,但其目的却被普遍解读为“解决持续的贸易紧张”。美媒报道称,中国已要求白宫正式表态“反对台湾独立”,这一信息被台湾方面敏锐地捕捉到——台湾(地区)官员们日益担忧,美国领导人在与中国(大陆)的会谈中可能会损及台湾利益。

台媒不无幽怨地指出,与拜登前政府相比,台湾(当局)现在与特朗普直接打交道的管道几乎被阻断。在此情况下,赖清德急于拓展对特朗普工作的新平台。

在台当局“驻美代表”俞大㵢的主导下,近月来,台邀请美国保守联盟主席施拉普、前川普政府官员叶望辉等人“访台”,赖清德、萧美琴等高层官员接受了多场美国保守派媒体的采访,利用这些平台和意见领袖向“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群众宣传台湾安全等议题。

分析认为,这项策略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将台湾问题提升到特朗普的关注层面,表明对美输诚的意愿;二是期待美国MAGA大众认知到台湾对于美国的“价值”。

赖清德当局采取“拉进来”、“传出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媒体、网红、学者致力于对MAGA群体传播以下“台湾观念”和对美政策:

一是表态支持“美国再次伟大”。赖清德在接受美国广播节目主持人赛斯顿(Buck Sexton)专访时,宣称现在“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投资对象”,表态台湾很乐意协助美国“再工业化”并成为人工智能的世界中心,让美国“持续领导世界”,也让美国“再度伟大”;支持台积电去美国、日本及德国投资。未来美国在再工业化及成为人工智能世界中心的时候,相信台积电一定可以扮演关键角色。

二是鼓吹台湾对于美国的“价值”。宣扬“自由民主”是与美国人民共享的“核心信念”;渲染“当台湾被并吞之后,中国(大陆)会更有力量在国际上跟美国竞争”,冲击“美国的本土利益”;提醒特朗普注意中国在一二岛链的所谓“军事扩张”;胡说美国能让中国“永远放弃对台发动武力攻击”的话,特朗普“必然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

三是兜售台湾所谓“主权独立”地位。赖清德、林佳龙等人对外媒和外部人士着力宣扬所谓“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没有权力侵犯台湾”;诬蔑中国(大陆)在台海巡航行动是“危害台海和平”,要打破“台海现状”;自夸台湾即便受了“威胁”,也没有放弃寻求“两岸和平共荣”的目标。

四是渲染“自主防卫”的能力决心。宣称台湾的防务预算明年按北约标准达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达到GDP的5%,会加强进对美军事采购,推动“国防自主”,跟国际社会共同开发武器。同时强化“经济韧性”,跟美国还有“民主阵营”肩并肩站在一起,用备战来达到“避战”的目标。

美彭博社认为,虽然美国仍是台湾“最大的军事支持者”,但有迹象显示川普的支持可能动摇,因为,曾经制衡他“交易型外交政策”的鹰派人士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比如说,今年7月,赖清德在美国拒绝他经纽约“过境”的请求后取消了海外行程。几周后,特朗普又暂停了一项价值超过4亿美元的对台“军援”计划。

另一个原因是,赖清德所属的民进党在“社会价值观”上与美国民主党更加接近,而与特朗普的MAGA议程差异甚大——民进党是亚洲第一个“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地区,这与特朗普的理念格格不入。事实上,美国保守政治行动会议(CPAC)主席施拉普在日前举办的“台北安全对话”上发表半小时主题演讲,竟然用了7分钟批评美国的“觉醒文化”和“非法移民”,这让民进党当局的主办方感到有着尴尬。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特朗普不愿受“价值观外交”的束缚,更重视实打实的利益,奉行交易思维。当台湾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或者“价值”显得不那么重要时,那么所谓对台“安全承诺”可能只是一句空话,或者成为一根持续压榨台湾的杠杆。事实上,“台湾关系法”中也并没有“武装干涉中国统一”的明确表述。这也正是赖清德们所担心的。

来源:胜云之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