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看到那种威武高大的毛泽东塑像,我都会有一种复杂的感受,既有敬意,也有历史的厚重感。说实话,雕像本身不是简单的石头或铜块,而是一种记忆的容器,它把某一段政治情感、某一代人的理想和某种公共话语固化在一个可触知的形象里。国内外这些塑像分布的差异,本身就能告诉我们
180多座旧塑像、海外广场也有毛泽东像:这些雕像到底在向我们传递什么?
每次看到那种威武高大的毛泽东塑像,我都会有一种复杂的感受,既有敬意,也有历史的厚重感。说实话,雕像本身不是简单的石头或铜块,而是一种记忆的容器,它把某一段政治情感、某一代人的理想和某种公共话语固化在一个可触知的形象里。国内外这些塑像分布的差异,本身就能告诉我们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理解和用途,这一点比单纯的褒贬更值得深挖。
先从国内说起。中国境内现存的那批大型户外纪念性塑像,多为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建成,据已有资料显示,1980年前建造的此类大型全身立像有一百八十多尊,分布在城市广场、工厂、学校和红色旅游景区。它们常用钢筋水泥、汉白玉等材质,造型以“背手”“挥手”等经典姿态为主,基座或周围常刻有“为人民服务”“大海航行靠舵手”之类的标语,强烈带有时代符码。看到这些细节,我会下意识去看建造年代和题字——那是判断一件塑像“意图”的第一条线索。
具体案例如长沙橘子洲头那座以青年毛泽东形象为原型、2009年落成的32米高雕塑,其体量和选取的历史瞬间显然是面向旅游和文化记忆的再造;而新疆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上1952年建的塑像,带有苏联援建的背景,更多代表早期国际关系和政治象征;丽江1969年的红太阳广场塑像则在造型和基座设计上融入了当时的政治节庆记忆。毛主席纪念堂内那尊1977年落成的汉白玉坐像,材料、规模与陈列方式,都在向参观者传达一种庄重的国家级纪念意味。看这些案子,让我愈发觉得材料和陈列场景比塑像本身更会“说话”。
高校里保存的那批塑像同样有意思,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高校兴建塑像,现存约三十五尊,像清华曾于1967年立像但后在1987年拆除仅存浮雕,山东师范大学的高16米塑像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山西大学多次抵制拆除的动作,这些争执本身就说明了塑像不只是艺术品,它牵扯到师生记忆、地方文化政策与公众情感。我的一个同事小李,当年在一所保留塑像的高校读书,他至今记得每逢政治学习时师生围绕铜像合影的仪式感,这种生活化的记忆往往比学术讨论更能维系塑像的“存在感”。
放眼海外,毛泽东塑像的分布又是另一类叙事。在越南、非洲和拉美的一些国家,毛泽东被视为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斗争的象征,塑像常见于公共广场或教育机构。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纳米比亚首都那座在毛泽东中学揭幕的雕像,被当地官方视为中纳友谊的象征,这类外交文化输出带有明显的当代政治与外交功能。在拉美,墨西哥某些大学藏有毛泽东著作与塑像,甚至委内瑞拉领导人公开引用其语录,都使得这种符号跨越国界成为一种“思想的借物”。而在欧洲像法国蒙彼利埃那样把毛泽东与其他20世纪重要人物并列的做法,往往伴随争议,有的地方会遭到右翼或不同意见群体的抗议,说明在价值观多元的语境中,雕像的接纳度并非一致。
这些差异背后说明了一个简单但重要的逻辑:国内的毛泽东塑像更多承担记忆保管、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开发的任务;国外的毛像则往往成为外交符号、意识形态借鉴或是学术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塑像的“意义”并不固定——它会随着周边语境、时代叙事和公众情绪而改变。说白了,同一尊铜像在不同城市、不同年代会被赋予截然不同的故事,这种流动性是我们理解公共物件最有趣的地方。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处理这些公共记忆的物件呢?我觉得可以从保护与解读两方面同时着手:首先,对老旧塑像做详细的档案化工作,记录建造时间、作者、题字和修缮史,这是保存可靠性的基石;其次,在塑像的展示处增加多声部的解读(包括历史背景、争议点和不同社会群体的视角),比如通过二维码链接到学术文章、口述史访谈和中立的时间线说明,给观者更多思考的入口。还有在城市管理上,可以把部分有争议但又具价值的塑像纳入文物保护或城市文化路线,通过教育与公共讨论而非简单拆除来处理分歧。
展望未来,我判断这些塑像总体上会呈现分层化发展:历史价值被官方认定并列入保护名录的会继续存在并被修缮,面向旅游和传播的会被重塑或搬迁以适应新的城市布局,而在海外,随着中外交流的延续,新的纪念性塑像或纪念活动还会出现,但它们更可能附带外交与文化交流的标签。数字化保存也会成为趋势,三维扫描和线上展览可以减少物理对抗,同时保留研究和教育的可能性。
说实话,我身边不少朋友对这些塑像有很私人化的反应,有人会觉得它们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有人会把它们当作参观景点拍照打卡,也有人会因为看到题字而产生复杂情绪。对于我自己,偶尔在街头遇见那些老塑像,总会停下来看一眼,试图去读出它背后的时间与故事。你看到这些塑像时,最先注意的是什么?说说你的感受、记忆或者遇到过的有趣细节吧。
来源:沉着青山A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