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行书七言诗轴》赏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2 18:52 1

摘要:在浙江省博物馆的众多珍藏中,明代大儒湛若水的《行书七言诗轴》以其雄健奔放的笔势与蕴藉深厚的文人气息,成为明代书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幅绫本行书纵198.4厘米、横39.4厘米,形制开张,气势夺人,观之令人精神一振。

在浙江省博物馆的众多珍藏中,明代大儒湛若水的《行书七言诗轴》以其雄健奔放的笔势与蕴藉深厚的文人气息,成为明代书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幅绫本行书纵198.4厘米、横39.4厘米,形制开张,气势夺人,观之令人精神一振。

从笔法来看,湛若水此作深得“二王”帖学精髓,又融入了宋代苏、黄、米诸家的意趣。笔画起笔多露锋切入,如“象”“管”等字的起笔处锋芒毕露,却又不失沉稳;行笔过程中提按顿挫分明,“玉麟棐几浦雲昉”一句中,笔画粗细变化丰富,“棐”字的撇捺舒展,“雲”字的横画连绵,尽显笔力的刚柔并济。收笔处或戛然而止,或回锋映带,如“茫”“央”等字的收尾,既利落又有余韵,展现出深厚的控笔功力。

结体上,此作打破了楷书的规整,字形大小错落,欹正相生。“依依烟萍动勃郁”中,“依”字小巧紧凑,“勃”字则开张舒展,一收一放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矫矫龙蛇起混茫”一句,“龙蛇”二字笔画缠绕,字形欹侧,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龙蛇飞舞”的动态感,与诗意完美契合。这种结体的变化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更体现出书写者随性而发的创作状态。

章法布局上,整幅作品行气贯通,疏密有致。字与字之间或连绵呼应,或断开留白,如“持此以为风月伴”中,“此以”二字连笔书写,“为”字则独立成行,节奏变化丰富。行与行之间保持着恰当的间距,虽无界格约束,却显得井然有序,展现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章法美学。

从内容来看,这首七言诗是湛若水心境的真实写照。“象管钿轴映瑞锦”描绘了文房雅器的精致,“玉麟棐几浦雲昉”则勾勒出清幽的环境,后几句“依依烟萍动勃郁,矫矫龙蛇起混茫”以生动的比喻赞美书法的灵动,“持此以为风月伴,四时之乐渠未央”则表达了以笔墨为乐、超然物外的文人情怀。诗与书相得益彰,将作者的学识、性情与艺术追求融为一体。

钤印“甘泉子”(朱文)、“湛若水印”(白文)与行书的墨色形成朱白对比,为作品增添了古朴雅致的韵味。整幅作品既有帖学的飘逸洒脱,又不失学者的沉稳厚重,是明代“心学”思想影响下,文人书法“重意轻法”审美取向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释文

象管钿轴映瑞锦,

玉麟棐几浦雲昉。

依依烟萍动勃郁,

矫矫龙蛇起混茫。

持此以为风月伴,

四时之乐渠未央。

甘泉子。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