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野人小孩”后续:父母高学历,称自然放养,司法介入调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2 18:30 1

摘要:近日,四川雅安石棉县高速服务区的一幕,让无数网友陷入震惊与愤怒:一个赤身裸体、用四肢爬行、甚至用嘴叼食物的小孩,被拍下视频在网络疯传。

在一个文明社会里,没人会想到,“自然放养”会成为虐待孩子的遮羞布。

近日,四川雅安石棉县高速服务区的一幕,让无数网友陷入震惊与愤怒:一个赤身裸体、用四肢爬行、甚至用嘴叼食物的小孩,被拍下视频在网络疯传。

那一刻,人们仿佛看到一个脱离人类社会的“野人”,而令人心碎的是,这个孩子并不是流浪孤儿,而是有父母在身边。

目击者称,这名男孩皮肤黝黑、瘦骨嶙峋,吃东西时不使用手,而是直接趴地上叼食。

旁人以为他受虐或走失,谁知他的父母就在不远处,还抱着另一个婴儿,看起来衣着整洁、神情平静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热心人递上水果时,父亲拒绝靠近,只让孩子自己“去取”。孩子竟真的用嘴闻了闻,再叼起水果离开。

随着视频传播,当地警方与多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经核实,孩子一家来自云南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父亲30多岁、大学毕业,母亲40岁出头、拥有研究生学历。

他们一家长期住在房车与帐篷中,几乎与外界隔绝。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为何会养出一个“野人孩子”?

据村民回忆,这对父母早在2023年就带着孩子出现在村里。

那时孩子尚小,但同样不穿衣服、乱发披肩、爬行取食。村民报警和劝导多次,但父母始终强调 “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孩子的父亲解释称,孩子小时候得过湿疹,穿衣会痒,因此干脆让他裸奔;而母亲则“崇尚自然教育”,希望孩子“像动物一样亲近自然”。

他们甚至让孩子模仿动物的动作,学习爬行、撕咬食物,“顺其天性成长”。

然而,“自然”并不是文明的对立面。

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引导孩子理解生命的多样与规则,而不是剥夺他最基本的生理与心理尊严。

一个三岁的孩子,理应处于语言爆发期,会提问、会模仿、会与人互动。

而调查人员表示,这名孩子“能交流但不愿意交流”,这意味着他的语言能力与社交欲望都被人为抹杀。

这不是教育理念的差异,而是对人性的漠视。

令人困惑的是,这对父母并非无知之人。

父亲受过大学教育,母亲是研究生,理论上,他们比普通人更容易获取科学的育儿知识。那为什么偏偏走向了极端?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知识幻觉”,当人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后,反而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断力,忽视社会公认的常识。

对这对父母而言,或许他们真心相信“自然放养”能让孩子更健康、更自由,却忽略了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的社会规则与心理边界。

更可怕的是,这种理念被他们“家庭化”,甚至连爷爷奶奶也拒绝沟通,默认这种生活方式。

于是,一个原本应在阳光下学会微笑、说话的孩子,被困在了一个以“自然”为名的牢笼里。

当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质疑:这究竟是另类育儿还是虐待?

实际上,法律对此并不模糊。

《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明确规定,监护人必须履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义务,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虐待或放任。

所谓“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孩子权利面前毫无辩解空间。孩子不是父母理念的实验品,更不是成人信念的牺牲品。

目前,云南南涧县政府已成立联合工作组,公安、妇联、民政等多部门介入调查,并将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虐待、精神异常或利用视频牟利等行为。

希望司法调查能尽快查清真相,也希望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能让更多人重新审视“自由教育”与“责任边界”。

来源:老毛桃winp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