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手忙脚乱地翻出手机,反复拨打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刚刚还在一起的9岁孩子,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完了!孩子呢?就转身拿个行李的功夫,人不见了!”
近日,太原南站进站口,一位旅客突然惊慌呼救。
她手忙脚乱地翻出手机,反复拨打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刚刚还在一起的9岁孩子,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此时,正在执勤的太原南车站派出所民警注意到了这位神色慌张的家长。
她踉跄着跑到执勤点,声音带着哭腔:“民警同志,帮帮我!孩子过完安检就不见了,电话手表也没人接!”
情况紧急,民警立即启动快速寻人机制,迅速分两组展开行动。
一组民警带着孩子外貌特征,冲进候车大厅进行地毯式搜索;另一组则搀扶着情绪激动的家长,赶往警务室调取公共视频——在人员密集的车站,监控是快速锁定孩子位置的关键。
视频画面中很快出现了男孩的身影:原来过安检后,孩子没跟上家长,独自溜达上了二层候车室。
民警紧盯屏幕追踪其路线,迅速确定了孩子的具体位置。
“找到了!在二层3号候车区座椅上!”确认位置后,民警立即通知正在大厅搜寻的同事赶往二层,同时带着家长迅速前往。
当众人赶到时,眼前的画面让人哭笑不得,也松了一口气——那个“走失”的男孩,正歪在座椅上睡得香甜,小脑袋靠着行李,浑然不知自己刚刚与家人走散。
“宝贝!”家长冲上前轻轻抱住孩子,眼泪夺眶而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她转身紧握民警的手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找不回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着孩子平安无事,民警也笑着提醒:“以后带孩子出门,一定不能让他离开视线。”
这次事件虽有惊无险,但也为所有家长敲响警钟。
民警特别强调,在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尤其在节假日出行高峰,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孩子始终在视线范围内,避免让其独自跑开,过安检、候车时最好手牵手;
2.如行李较多,可先将行李放置在安检出口旁,确认位置后再带孩子通过,避免分心;
3.一旦发现孩子走失,请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联系车站民警或工作人员,准确提供孩子的年龄、身高、衣着等特征,以便快速寻找。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车站里一声“孩子不见了”,是每个家长最揪心的噩梦。
幸好,太原南站的民警用他们的专业与速度,让这场虚惊最终以温暖的画面收场——孩子安然酣睡,母亲泪如雨下。
我们为孩子的平安欣慰,也为民警的高效负责感动。
这件事看似平常,却是一次公共安全意识的生动提醒。
在人来人往的车站,一个转身、一件行李,都可能成为孩子走失的契机。民警的快速响应和明确分工,不仅找回了一个孩子,更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他们不仅是秩序的维护者,更是群众身边的“守护者”。
每一次有惊无险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份未雨绸缪的警惕。
希望这个真实的小事,能让更多家长把“牵紧孩子的手”变成一种习惯,把“第一时间找民警”刻进本能。
毕竟,最好的守护,是让每一次出行都始于谨慎,归于平安。
感谢这些默默守护我们旅程的人,也让这份带着责任的温暖,陪伴每一段团圆的路。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