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剧讲的是七十到九十年代的事,主角是十七八岁的知青,可演的人平均三十多。化妆师压根没翻老照片,真实的知青脸晒得黢黑,手裂着口子,连粉底都不抹。剧里倒好,个个像刚从美容院出来,滤镜开得死死的,观众一看就气,觉得剧组没用心。
《依依向北风》刚播完,网上就吵起来了,张可盈演的知青妹妹,脸上的妆让观众直摇头。
明明穿的是破旧工装,却涂着玫红眼影假睫毛,皮肤白得发亮,活像去农村拍写真。有人说她不是来演戏,是来打卡的,这话一点不夸张。
这部剧讲的是七十到九十年代的事,主角是十七八岁的知青,可演的人平均三十多。化妆师压根没翻老照片,真实的知青脸晒得黢黑,手裂着口子,连粉底都不抹。剧里倒好,个个像刚从美容院出来,滤镜开得死死的,观众一看就气,觉得剧组没用心。
张可盈是北电毕业的,还在人艺演过戏,底子不算薄。可她演起知青来,眼神躲来躲去,动作像被硬塞进角色里,让人看不出她在想什么。六年前她演《老酒馆》里的小棉袄,就是这副样子,六年过去了,一点没长进。大家不是嫌她有背景,是嫌她不长进。
有位1969年下乡的知青说,当年自己16岁,脸晒得掉皮,手冻得裂口子,连擦脸油都省。可剧里的张可盈,穿着破工装却涂着Dior口红,假睫毛翘得能挂住灰,跟真实的知青差十万八千里。制片方觉得用星二代能省事儿带流量,结果观众不买账——金鹰奖提名是圈里给的,普通观众看了只觉得假。
你看《人世间》里的雷佳音,脸上带着土,眼里有戏,一看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大江大河》里的殷桃,穿着旧衣裳,脸晒得黄黄的,连细纹都清晰,那才是真实的样子。年代剧的魂是真实,不是换件衣服就能装的。张可盈的问题不在出身,在于没把心放进角色里。
有网友说:“制片方迷信星二代带流量,却忘了年代剧的魂是真实。张可盈有北电底子却不磨演技,观众骂的不是出身,是她浪费好机会!”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流量不是万能的,没真心谁买账?
前面说了张可盈演知青的妆容问题,演技没长进,还有制片方的流量思维。可年代剧到底该怎么拍,才能让观众认?
我觉得啊,演员得先把自己变成角色。粉底擦掉,手弄糙点,去听听真实知青的故事,眼神里得有他们的挣扎。不是穿件破衣服就是知青了,得懂那个时代的苦。张可盈有专业底子,要是肯下功夫,肯定能演好,别浪费了机会。
这事你怎么看?
来源:九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