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恋,家长如何巧妙引导?别硬拦,3 步化解还能帮孩子成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2 04:27 1

摘要:周末帮闺蜜整理孩子书包,翻出一张叠得整齐的小纸条,上面是男生的字迹:“下周月考,咱们比谁的语文阅读扣分少,赢的人可以选一本漫画书。” 闺蜜瞬间慌了,拉着我问:“这是不是早恋?我要不要骂他一顿,让他别跟女生来往?”

周末帮闺蜜整理孩子书包,翻出一张叠得整齐的小纸条,上面是男生的字迹:“下周月考,咱们比谁的语文阅读扣分少,赢的人可以选一本漫画书。” 闺蜜瞬间慌了,拉着我问:“这是不是早恋?我要不要骂他一顿,让他别跟女生来往?”

其实很多家长遇到孩子 “早恋”,第一反应都是 “禁止、指责”,可越拦越容易让孩子偷偷藏着掖着,甚至故意跟家长对着干 —— 上课走神想对方,作业敷衍了事,反而影响学习。真正巧妙的引导,不是 “拆 CP”,而是帮孩子理清 “情感” 和 “成长” 的关系,让这份懵懂的好感,变成进步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分享 3 个身边家长亲测有效的方法,既保护了孩子的情感,又没耽误学习,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这份 “小约定”,成绩还往上冲了一截。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和异性走得近,就急着说 “你早恋了”“你不学好”,可初中孩子的 “喜欢”,大多是很纯粹的:可能是对方上课认真记笔记,可能是运动会上帮自己捡了水杯,可能是数学题不会时对方耐心讲了一遍 —— 这更像 “欣赏”,不是成人世界里的 “恋爱”。

硬贴 “早恋” 标签,只会让孩子觉得 “家长不懂我,还否定我”,反而把心里话藏起来。不如先稳自己的情绪,用 “轻松的方式” 跟孩子聊,让他愿意主动说。

比如闺蜜后来没骂孩子,而是晚上一起吃水果时,装作不经意地说:“妈妈今天整理书包,看到一张纸条,上面说要比阅读扣分,是你同桌吧?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他语文特别好,是不是?”

孩子一开始有点紧张,见妈妈没生气,才放松下来:“是他!上次我阅读扣了 8 分,他只扣 2 分,他说可以教我找答题技巧。”

闺蜜接着说:“那挺好呀!有人愿意帮你补弱科,比妈妈催你学管用多了。你觉得他教你的方法,好用吗?”

你看,没提 “早恋”,没指责,只聊 “学习” 和 “对方的优点”,孩子不仅不抵触,还主动说了更多 —— 这样家长才能知道,孩子到底是 “单纯想互相进步”,还是真的有点 “分心”,后续引导也更有方向。

避坑提醒:别查孩子手机、翻日记本,也别私下找对方家长 “兴师问罪”(比如 “别让你家孩子跟我家孩子来往”),这些行为会彻底破坏孩子对你的信任,哪怕你是为他好,他也听不进去。

初中孩子的心思很简单:如果喜欢的人觉得 “认真学习很酷”,他就会愿意更努力;如果两人能有 “一起进步的小约定”,他甚至会主动刷题、背单词 —— 这份 “想在对方眼里更优秀” 的动力,比家长催 10 遍 “你要好好学习” 都管用。

之前小区有个男孩,喜欢班里一个英语好的女生,每天放学都想跟女生一起走。男孩妈妈没拦着,反而跟他说:“你要是英语能从 70 分提到 80 分,下次放学跟她一起走的时候,就能跟她聊英语课文里的故事了,她肯定觉得‘你进步好大’。”

男孩真的听进去了,每天主动背单词、练听力,遇到不会的还问女生。两个月后英语真的考了 82 分,女生还跟他说:“你这次进步好多,咱们下次可以一起背单词。”

后来男孩妈妈跟我说:“现在不用我催,他自己就想学好,还说‘不能让她觉得我不努力’。”

如果孩子说 “我觉得她挺好的”,别反驳,而是顺着说:

要是对方成绩好:“那你可以问问她,平时怎么学数学 / 英语的呀?她要是愿意教你,你俩互相讲题,说不定你俩成绩都能涨。”要是对方有特长(比如画画、跑步):“她画画这么好,你要是也能把作业写得整齐点,她看到了肯定会夸你;或者下次运动会,你要是能跑完 800 米,她说不定会给你加油。”

让孩子觉得 “我变优秀,能跟她有更多共同话题,还能让她更喜欢跟我相处”,他自然会把精力放在 “提升自己” 上,而不是 “偷偷谈恋爱”。

引导不是 “不管不问”,而是要悄悄帮孩子划清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 “可以一起学习,但别单独去偏僻的地方”“可以互相鼓励,但别上课传纸条”—— 让孩子知道,现在的重点是 “成长”,不是 “谈情说爱”,这份好感要放在 “不影响学习” 的前提下。

用 “集体活动” 代替 “单独相处”:比如孩子想跟对方一起玩,别禁止,而是说 “周末班里同学要不要一起去图书馆写作业?你可以叫上她,还有其他同学一起,大家互相监督,效率更高”—— 既满足了孩子 “想跟对方相处” 的需求,又避免了单独相处可能带来的分心。跟孩子聊 “未来”,理清优先级:比如可以跟孩子说 “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她很好,想跟她多来往。但你想啊,现在你们一起努力,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以后才有更多机会一起玩;要是现在因为分心耽误了学习,以后不在一个学校了,反而见不到了,多可惜呀”—— 用孩子能理解的 “未来”,让他明白 “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相处”。跟对方家长 “悄悄沟通”,一起引导: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找对方家长聊,但别像 “告状”,而是说 “我家孩子说你家姑娘学习特别好,总帮他讲题,咱们要不要一起鼓励他俩,让他们互相监督,一起进步呀?”—— 两家家长达成共识,一起支持孩子 “以学习为重”,比一家单打独斗管用。

之前有个朋友,就是跟对方家长约定:“周末让俩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写 2 小时作业,写完可以一起玩 1 小时,但平时晚上别私下聊天,要专心写作业。” 后来俩孩子不仅没分心,还一起考上了重点高中。

很多家长怕 “早恋”,觉得会耽误学习、影响孩子,但其实引导好了,这份懵懂的好感,能帮孩子学会 “欣赏别人”“为了目标努力”“承担责任”—— 这些都是成长里很重要的东西。

关键是别把 “早恋” 当洪水猛兽,别用指责和禁止把孩子推远。不如蹲下来,跟孩子站在同一侧,帮他把这份 “喜欢” 变成 “进步的动力”,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喜欢,是互相成就,不是互相耽误。

来源:诗意枫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