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答案其实特简单——美光把产线改成“西安造,东南亚卖”,货不卖给中国,但用中国的电、中国的工人、中国的供应链,绕开禁令还能省关税,算盘珠子蹦一脸。
“硬盘里藏着一只耳朵”——去年三大运营商把美光踢出采购清单时,有人这么调侃。
一年过去,这只“耳朵”不但没消失,还自己掏钱在西安盖了个新厂房,43亿,人民币,真金白银。
网友懵了:不是刚被禁吗,怎么又批了?
答案其实特简单——美光把产线改成“西安造,东南亚卖”,货不卖给中国,但用中国的电、中国的工人、中国的供应链,绕开禁令还能省关税,算盘珠子蹦一脸。
更扎心的是,同一时间段,长江存储把232层芯片塞进华为Mate60,良品率干到90%,现场拆机一看,颗粒上印着“YMTC”四个字母,不是 micron。
国产颗粒从“能用”直接飙到“好用”,价格还便宜四分之一,运营商换货跟换手机壳似的,三个月完成九成替代。
美光财报里,中国收入那一栏从25%跌到8%,股价当天跌掉一个西安工厂。
有人觉得美光惨,其实它拿美国《芯片法案》52亿美元补贴,转头去马来西亚建新厂,结果马来员工下班准点跑路,良率死活上不了75%,芯片一开机就蓝屏,东南亚客户又跑回来问中国代理商:还有长鑫的货吗?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美国那边也松口了。11月悄悄把三星、SK海力士拉进“白名单”,允许它们在华工厂继续进口美国设备,唯独美光没份。
盟友吃肉,自己喝汤,美光心里苦,却不敢骂——真把北京惹毛了,西安43亿随时变停车场。
最魔幻的是,中国存储芯片自给率已经飙到65%,两年前才30%。
东欧电商网站上,波兰人抢“一带一路”贴牌SSD,好评关键词只有一句:cheap and no micron。
美光全球副总裁发推特说“我们尊重市场竞争”,配图是西安工厂夜景,评论区高赞:Respect, but we already moved on.
所以别再把这出戏看成简单的“封禁—赔钱”套路。
美光用中国产线养活海外订单,中国厂商借美光空出的份额练级成功,美国政策左右摇摆,东南亚工厂当背锅侠。
四方各取所需,各吞苦果,唯一确定的是:下次买手机,消费者打开后盖,八成看不到那颗熟悉的小字母了。
来源:粉红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