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公司举办内部会议,李斌会上分享了2025年四季度的个人VAU(Vision Action Upgrade),并向公司中高层强调,蔚来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目标。
日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公司举办内部会议,李斌会上分享了2025年四季度的个人VAU(Vision Action Upgrade),并向公司中高层强调,蔚来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仅剩的七十余天,李斌会上将盈利目标拆解为三条行动路径,明确提出盈利的根本在于“多卖车”,而非仅仅“砍费用”。
图源:蔚来官网截图
盈利靠“多卖车”
在回顾三季度表现时,李斌表示,公司在“高质量交付”方面执行到位,而在“围绕用户价值创造的全员经营组织变革”方面,三季度调整已为四季度锁定各项费用的上限。
围绕四季度盈利问题,李斌在会上重点强调了三件事:第一、做好交付和重点车型营销;第二、供应链保供与降本;第三、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
其中提到,四季度每一款车都应该在四季度抢收,尽可能给明年一季度储备一些订单,缓解明年一季度经营压力,以及供应链和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
据了解,蔚来在四季度除乐道L60的改款,将没有新车发布。而软件按时高质量地交付将增加用户满意度,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增加传播的声量。
“把这三件事做好,相信四季度的盈利就能实现。”李斌表示,不必要的费用该砍一定要砍,但我们从根本上来讲是靠多卖车实现盈利,而不是仅靠砍费用去实现盈利,不能竭泽而渔。
其实,蔚来这一战略目标规划早有伏笔,李斌曾在多个场合为四季度盈利铺路。
回顾过往,李斌今年3月对外立下“军令状”,表示会力争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在2024年财报电话会中,李斌也谈到了蔚来预计在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
李斌在今年4月的蔚来汽车上海10万辆交付活动上还提到,如果公司不盈利,不能持续健康经营,那他作为CEO是不称职的。李斌一系列的公开表态已将盈利目标推向绝对优先级,向市场与内部传递了必须达成的信号。
除四季度盈利这一短期目标外,李斌还在此次会议上提到其对蔚来长期竞争力的思考,核心在于将短期冲刺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系统性地构建“体系能力”。
建设“长期能力”
李斌会上宣布,公司将在四季度启动“三年经营计划”的制定工作。
据报道,蔚来公司在两年前制定过一次两年经营计划,由此指导了公司这两年的工作。而这一次将在四季度深化全员经营机制的同时,每个业务线去制定自己的三年经营计划。包括进一步深入CBU(基本经营单元)的考核激励机制。
李斌特别强调了CBU机制的根本目的:“有些同学对CBU有一些误解,认为它是一个降本措施,其实它的目的不是降本,是提高效率。 ”
据36kr,所谓“基本经营单元”(CBU,Cell Business Unit),是蔚来为提升组织效率、实现经营目标而设立的经营机制。这种机制将公司所有经营工作拆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基本经营单元”,每个单元都必须建立明确的ROI(投入产出比)指标和业绩奖惩规则。
“一个公司资源不是无限的,资源该怎么分配?优先级该怎么制定?我们CBU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在花钱时候,想清楚价值创造在哪、回报如何。”李斌会上还表示,凡是抢预算的公司最后都会变成内部资源利益争夺,而不是变成外部价值创造,那一定会出问题。
面对长期能力建设,他认为,一流公司能够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执行,差一点的就只看一头。只看长期,不看短期,那公司会死掉;只看短期,不看长期,时间长了也没发展前景。因此,蔚来团队要培养把长期的目标和短期的执行结合起来的能力。
而围绕四季度的短期执行,李斌会上直言,“就是踏踏实实卖车,踏踏实实把降本措施落实到位,踏踏实实把用户体验搞好。”
财报方面,蔚来9月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蔚来公司二季度交付7.21万台,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71.2%;营收190.1亿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57.9%。
蔚来三季度交付指引为8.7万台至9.1万台,同比增长40.7%至47.1%;三季度营收指引为218.1亿元至228.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实际销量数据显示,蔚来在第三季度(7-9月)累计交付新车超8.7万辆,符合三季度的交付指引预期。
按照蔚来此前规划,今年第四季度,蔚来三大品牌累计交付目标为15万辆,单月交付量为5万辆。
内容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时报等。
来源:财经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