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心烛照未来,榜样引领时代。区民政局开设【点赞好榜样 共创好风气】专栏,用“小故事”讲述“大情怀”,以“好榜样”引领“好风气”,号召民政系统干部以“榜样”为标杆,在践行初心使命中积极担当作为,为奋力谱写顺义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初心烛照未来,榜样引领时代。区民政局开设【点赞好榜样 共创好风气】专栏,用“小故事”讲述“大情怀”,以“好榜样”引领“好风气”,号召民政系统干部以“榜样”为标杆,在践行初心使命中积极担当作为,为奋力谱写顺义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进顺义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管理科科长王慧,一起去了解她的故事。
当老龄化浪潮拍打时代堤岸,总有人以脊梁为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慧把坚守职责当作自己的第一使命,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耕养老服务领域。她多次穿梭奔走于街巷,以政策作笔、以服务为墨,在102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张“幸福养老图”。近年来,她牵头搭建起“1+25+N”即“1个区级部门为指导、25个镇街为主责、多元主体协同”的运营模式,用智慧与汗水织就了养老服务保障网,用实干与担当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使命。
深耕政策沃土,播撒养老希望
面对区域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王慧深知,政策是养老服务的根基,将政策研究与制定视为使命,为了制定出贴合实际的政策,她常常深入基层,耐心倾听各镇街、驿站运营商、老人等群体的声音,广泛收集且积极考量不同群体对养老保障的多样化需求。在实地调研时,一位老人的“要是能有个政策,让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服务,那该多好啊!”这句话深深印在了她的心里。此后,她日夜奋战,认真研读上级政策,结合本区特点,反复推敲、修改。下班后办公室的灯光,是政策制定者与时间赛跑的见证,更是万千老人晚年生活的希望火种。终于,《顺义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实施细则》《顺义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暂行)》《顺义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暂行)》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文件先后应运而生,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支持体系,不仅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和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使这些“冷冰冰的条文”化作了温暖老人心田的“暖心指南”。
布局暖心驿站,编织幸福网络
养老服务驿站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更是老年人身边的“温馨港湾”。近几年来,王慧始终坚持“广覆盖、贴需求、惠民众、可触及”的原则,以“让全区的老人们吃得好、玩得好,晚年生活幸福、舒心”为目标,持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科学布局。在她的努力下,目前全区公示运营71家养老服务驿站,实现了25个镇街全覆盖。这些驿站不仅提供助餐、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基础服务,还根据老年人需求拓展个性化服务项目,如法律援助、代购代缴、助洁助浴等,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了让服务“跟得上”需求,她充分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经常不打招呼就前往驿站实地探访,有一次,她发现某驿站的助餐区卫生存在隐患,立即督促负责人整改并持续跟进,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她常说:“老人的事无小事,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从“标准化服务”到“个性化陪伴”,她用71家养老服务驿站串起了老人的“幸福坐标”。
点亮助餐明灯,传递幸福味道
一粥一饭,看似寻常烟火,却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头等大事”。养老助餐服务是居家社区养老的关键环节,也是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抓手。王慧深知其重要性,她始终坚持眼睛向下,了解老年人所思、所想、所盼,不断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创新,成功打造出“养老服务机构 + 养老助餐点”“社会餐饮 + 养老助餐点”和“集配中心 + 养老助餐点”等多种运营模式,在她的努力下,目前全区建成157家养老助餐点,让近20万名老年人尝到了“家门口的幸福味道”。经过一番调研发现,农村地区存在老人就餐困难问题,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聚焦差异化服务需求,指导各镇街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发展养老助餐服务,用“干劲”破解了农村地区独居、空巢和留守老人助餐问题的痛点、难点问题,为农村地区老年人提供了价格低廉、优质营养的健康餐食,使他们老有所食、食有所安。此外,她还注重完善养老助餐服务功能,鼓励各镇街充分利用志愿者和公益性岗位等途径,为有需求的特殊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热饭热菜,菜热乎人更暖!”“花钱少,吃得好,心里踏实”,这些带着“烟火气”的评价,正是对她工作最鲜活的认可。
坚守为民初心,筑牢保障底线
服务保障好老年人的生活,事不在大小,需要的是体贴周到。在老年人能力评估与津贴发放工作中,王慧始终坚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津贴发放,既琐碎又复杂,无论哪一环卡了壳,都可能让老人盼了又盼。面对这些“拦路虎”,王慧从不退缩,用真心焐热难题,用细心梳理流程,用耐心架起桥梁。为了让政策落地更顺畅,她多次组织培训,既有政策的细致解读,也有真实案例的拆解分析,线上答疑、线下手把手教,帮助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更加熟练,让老人少跑腿。面对群众的咨询和诉求,王慧总是将心比心。有些老人因对津贴政策不理解,多次打电话来询问,甚至情绪激动。她每次都耐心倾听,细致讲解,有老人耳朵背,她就凑近些,慢慢说;有家属对政策理解绕不过弯,她就举例子,一遍不够就再来一遍,直到对方完全明白。这份及时又稳妥的关怀,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不仅缓解了老人生活的难处,更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温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慧的脚步从未停歇。她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昂扬奋进的精彩华章。因为她深知,所谓“幸福养老”,从来不是某个终点,而是每一次深入基层的调研、每一通耐心的解答、每一碗热饭的温度里,永不停歇的温暖接力。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