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25年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名单揭晓,丛台区实验小学学生赵珈唯上榜。这位胸前佩戴着红领巾的少年,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校园、在展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讲述着邯郸的红色记忆、文化古韵与时代新貌,让燕赵大地的故事在更多人心中扎根。
童声传燕赵 赤诚向未来
——记2025年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赵珈唯
近日,2025年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名单揭晓,丛台区实验小学学生赵珈唯上榜。这位胸前佩戴着红领巾的少年,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校园、在展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讲述着邯郸的红色记忆、文化古韵与时代新貌,让燕赵大地的故事在更多人心中扎根。
红色讲解员:让革命故事种进心田
生长于邯郸这片红色底蕴深厚的土地上,赵珈唯自幼便浸润在红色文化中。2022年暑期,他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抗战路实践活动,那次经历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红色种子。“这是左权将军写给女儿的最后家书,他说‘愿用鲜血浇灌自由之花’……”从那时起,赵珈唯便开始主动翻阅红色书籍,学习革命历史,把英雄事迹刻进脑海。
2024年,赵珈唯凭借扎实的红色知识储备,入选邯郸市“红领巾讲解员”。此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少先队博览馆展柜旁,总能看到他认真讲解的身影。他带着情感生动讲解先烈故事,字字铿锵的讲述中满是崇敬。“我要让革命故事像种子一样,通过我们的声音种进更多人心里。”
作为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一员,他提议成立“红领巾故事库”,将英雄事迹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和童谣,每日午间通过校园广播站传递给全校同学。为了让宣讲更生动,他还带着军水壶、旧粮票、小徽章等老物件,讲述实物背后的红色小故事,让爱党爱国的情怀在小伙伴们的心中慢慢发芽。
文化小使者:用创意激活千年文明
除了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赵珈唯还是家乡传统文化的“铁杆粉丝”。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多才多艺的他将艺术特长与文化传播巧妙结合,成了校园里的“传统文化代言人”。
每天清晨,丛台区实验小学的校园广播里,总会准时响起赵珈唯透亮的嗓音:“同学们早上好!今日‘成语早安铃’,咱们来讲‘胡服骑射’的故事……”作为红领巾广播站金牌主播,他开创“传统文化我来讲”栏目,从邯郸成语故事入手,让同学们每天都能触摸家乡的文化脉搏。
为了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他还琢磨出不少新点子。在磁州窑展示店,他蹲在展柜前,用手机录制不同质地、工艺瓷器敲击时发出的清脆响声,再请音乐老师帮忙,尝试创作瓷片音律;看到太极拳是邯郸的文化名片,他又将太极拳招式编成中英文童谣,录制成音频、视频分享到网络上,让家乡“招牌”被更多人看见。
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红领巾小记者团走进邯郸老街巷,寻访剪纸、磁州窑陶艺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用采访本认真记录老艺人的坚守与故事。回到学校后,他把这些故事整理成稿,通过广播传遍校园,心里满是自豪。
家乡代言人:用童声传递时代新貌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钢铁厂变身‘绿色巨人’,老旧小区装上‘智慧大脑’……你不想看看吗?”在去年举办的京津冀红领巾风采展上,赵珈唯化身“邯郸小导游”,用鲜活有趣的语言描绘家乡的蝶变,凭借生动的讲述,他获评“优秀红领巾讲解员”。
在一次生态公园游玩时,赵珈唯偶遇了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鹳。听工作人员说,“黑鹳对水质要求极高,它们的回归说明清漳河在‘逆生长’”,他立刻有了新想法——在广播站开设《生态悄悄话》栏目,征集同学们对“鸟朋友”“大自然”想说的话,还在全校发起组建“红领巾护鸟队”的倡议,带动更多的小伙伴参与到生态保护中。
如今的赵珈唯,早已是校园里的“明星少年”,他不仅被评为“红领巾奖章”四星章(省级)、京津冀“优秀红领巾讲解员”,还多次在省、市朗诵、讲故事等大赛中斩获金奖,2025年初更是站上河北省电视台少儿春晚的舞台,担任主持人。
“爱祖国,就从讲述家乡开始。”赵珈唯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他用红领巾的赤诚证明,每一个家乡故事都是中国故事的扉页,每一句童言都是文化自信的萌芽。这位邯郸少年,正以最纯粹的热爱,书写着新时代好少年的担当。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于晓
来源:邯郸V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