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0日美股收盘,不少股民的注意力都被中概股拽走了——中概互联网ETF单日涨超3.3%,网易、百度这些龙头股齐刷刷跟涨,连成交额都冲到1.49亿元,交投特别活跃。这波上涨不是瞎炒,而是外资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信号,更关键的是,它直接指向了A股接下来的机会方向。
10月20日美股收盘,不少股民的注意力都被中概股拽走了——中概互联网ETF单日涨超3.3%,网易、百度这些龙头股齐刷刷跟涨,连成交额都冲到1.49亿元,交投特别活跃。这波上涨不是瞎炒,而是外资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信号,更关键的是,它直接指向了A股接下来的机会方向。结合刚披露的北向资金动向和行业数据,有3个行业已经显露出超高增长的苗头,今天用大白话把来龙去脉说透。
先得搞明白,中概股为啥突然“发力”?核心是三重利好凑到了一块儿。从资金端看,美联储释放了10月可能降息的信号,还打算推迟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意味着全球流动性要宽松了,外资自然更愿意买中国资产。从政策端说,国内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一直在加码,科创板“1+6”政策加快了硬科技企业上市节奏,像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才用了88天,资金和政策都在往科技领域挤 。
最实在的是基本面改善,以前压制中概股的盈利问题正在解决。现在头部互联网公司都在靠AI赚新钱,不管是智能推荐还是智能客服,AI技术已经变成实实在在的营收增长点,机构自然愿意重新给它们估值。更关键的是,北向资金三季度已经悄悄加仓科技股,持股市值环比涨了12.9%,双创板块加仓幅度更是超过50%,这波中概股上涨其实是外资布局的延续 。
中概股的爆发就是个“信号弹”,A股里那些逻辑相似的行业肯定会跟上,这3个领域尤其值得盯紧。
1. AI算力产业链:需求爆了,订单堆成山
AI这波不是炒概念,是真有订单支撑。国内做GPU芯片的沐曦股份,在手订单已经冲到14.3亿元,快赶上2024年全年营收的2倍了,而且产品还卖到了国家智算平台、运营商这些大客户手里 。这背后是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AI大模型训练一次要几十万张芯片,数据中心扩建根本停不下来,整个产业链都跟着受益。
从环节上看,上游的芯片设计不用多说,沐曦的产品性能都能对标国际主流水平了,国产替代的空间特别大 ;中游的硬件设备更实在,北向资金三季度给电子行业加仓67.8%,持股市值从2333亿冲到3915亿,就是盯着光模块、服务器这些刚需品 ;下游的数据中心也很热闹,服务器用的PCB板需求大涨,相关企业股价年内都涨了47%,业绩和股价都在兑现 。
信达证券都说了,AI基建还在早期阶段,算力需求至少能火两三年。只要AI应用不停,这个行业的增长就停不下来,属于确定性最强的高增长赛道。
2. 高端制造:外资加仓,政策托底
三季度A股的“明星”就是高端制造,通信、电力设备这些板块被北向资金重点加仓,持股市值环比涨幅都超过40% 。能被外资盯上,核心是业绩硬。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的增幅都超过29%,实打实的增长摆在那儿,不是靠题材炒起来的。
政策端也在使劲儿,不只是给补贴,更在帮企业打通产业链。像半导体设备、高端材料这些“卡脖子”环节,既有专项债支持,又能通过科创板快速融资,技术突破速度明显加快。而且现在是“内外两头赚”,国内有产业升级的需求,企业都在换自动化设备;海外市场更不用说,中国的高端制造产品性价比高,出口数据一直稳增。
机构预测四季度这板块还能涨,因为现在市场已经从看政策转向看盈利,只要三季报能印证业绩,资金肯定会继续来,毕竟这是经济回暖最实在的体现。
3. 创新药:政策松绑,商业化加速
创新药最近悄悄走强,其实是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以前创新药审批慢、进医保难,现在审批流程在提速,而且医保谈判也给了合理的价格空间,企业终于有动力搞研发了。像ADC药物、GLP-1减肥药这些细分领域,商业化落地的速度特别快,已经有企业开始兑现利润。
资金也嗅到了机会,北向资金三季度虽然减仓了不少传统板块,但对医药生物领域的优质股一直在加仓。更重要的是,创新药属于“刚需+高成长”赛道,随着老龄化加剧,对好药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而且研发成功后利润率特别高,一旦形成产品梯队,增长就很稳。
现在机构都把创新药当成科技成长的重要分支,毕竟它既有技术壁垒,又有明确的市场空间,接下来很可能成为资金抱团的新方向。
不过最后得说句实在话,再好的行业也不能瞎买,有几个坑必须避开。第一别追高,算力硬件这些板块三季度已经涨了不少,北向资金虽然加仓,但短期交易太拥挤,很容易回调;第二看业绩,三季报马上就密集披露了,真正的好公司得有营收和订单支撑,光靠概念炒的迟早跌回去;第三别贪多,哪怕看好科技股,也最好分散布局,比如同时配点算力和创新药,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还有个关键提醒,美联储降息的利好可能已经被市场提前消化了,不能只靠这个消息做决策。对普通股民来说,不如盯着北向资金的动向和企业的订单数据,这些才是真金白银的信号。
总的来说,昨夜中概股爆发不是偶然,是外资对中国科技和制造领域信心的体现。AI算力、高端制造、创新药这三个行业,既有政策托底,又有订单和业绩支撑,超高增长的逻辑很扎实。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三季报里那些业绩超预期、被北向资金加仓的龙头股,这些才是真正的机会。当然,以上只是行业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具体操作还得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
来源:和风醉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