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同友人登福庐诗轴》:笔底烟霞,墨里禅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1 07:36 1

摘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浩瀚珍藏中,明代叶向高的《同友人登福庐诗轴》以其磅礴的气势与灵动的笔韵,展现了一位政治家兼文人的艺术胸襟。这幅绫本草书纵近两米,横半米有余,尺幅宏大,观之令人精神一振。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浩瀚珍藏中,明代叶向高的《同友人登福庐诗轴》以其磅礴的气势与灵动的笔韵,展现了一位政治家兼文人的艺术胸襟。这幅绫本草书纵近两米,横半米有余,尺幅宏大,观之令人精神一振。

叶向高以“海上名山此日开”起笔,笔势如孤帆出海,雄健开张。其草书不囿于规,笔画连绵处如“万壑烟霞”般舒卷自如,转折顿挫间又显刚劲风骨。“地因选胜成诗社”等句,字形大小错落,墨色浓淡相间,既见王献之、怀素的流润潇洒,又融入个人沉稳厚重的气质。尤其“台山高”三字,以破锋疾扫收束全篇,力透纸背,余韵悠长。

释文“客为逃禅罢酒杯”“与尔同登般若台”透露出作者超然物外的禅意。叶向高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历经宦海浮沉,晚年更醉心山水与禅理。此作中,他将对福庐山胜景的赞叹、与友人的雅趣,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熔于笔端,使书法成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笔锋的提按顿挫,恰似人生的起伏跌宕;线条的流畅通达,又暗含超脱世俗的从容。

这幅作品不仅是明代草书的典型代表,更折射出晚明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叶向高以笔墨为舟,载着诗心与禅意,邀观者共登这座“纸上般若台”,在黑白之间体味山水之趣、人生之真。

附:释文

海上名山此日开,看山还喜古人来。

地因选胜成诗社,客为逃禅罢酒杯。

万壑烟霞行处尽,百年身世梦中催。

便应方外寻真去,与尔同登般若台。

同友人登福庐。台山高。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