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破壳,启鸣新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0 21:33 2

摘要:10月17日,北京国际音乐节“青鸟计划”专场音乐会——“溯洄浪漫 直抵今音”在北京启皓中心举行。“青鸟计划”的两位青年音乐家——钢琴家孟华婴与大提琴家王天佑领衔本场演出。

文 | 谷宇飞

10月17日,北京国际音乐节“青鸟计划”专场音乐会——“溯洄浪漫 直抵今音”在北京启皓中心举行。“青鸟计划”的两位青年音乐家——钢琴家孟华婴与大提琴家王天佑领衔本场演出。

“青鸟计划”由指挥家余隆发起,余隆工作室出品,并与上海交响乐团联合推动。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动推出的音乐青年人才孵化平台“青鸟计划@BMF”,不仅致力于为青年音乐人铺就展示才华的舞台,更鼓励他们怀揣“破壳”的勇气,走出独属于自己的音乐轨迹。

作为“青鸟计划”最年轻的入选者,王天佑曾斩获包括古斯塔夫·马勒国际大提琴比赛在内的五个国际比赛第一名,他不仅承袭了古典大提琴演奏的严谨功底,更在音色处理中融入当代青年独有的灵动巧思。而曾与中国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同台的华裔英籍钢琴家孟华婴,其演奏既保有古典钢琴的细腻底色,更以跨文化视角为作品注入全新情感维度,是青年钢琴演奏人才中的夺目存在。

本场音乐会英文名“Aria of Spring Bird”(春鸟咏叹),与《诗经》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意境遥相呼应;选曲亦颇具巧思,不仅以浪漫抒情风格为主,更特意选择了艾米·比奇、克拉拉·舒曼两位女性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展现了两位音乐家在乐感表达上的天赋与对音乐情感的深刻洞察。

音乐会以孟华婴独奏肖邦《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开篇,她以细腻柔和的触键、灵动轻盈的诠释,展现出如“少女轻舞”般的肖邦风格。她台风稳健,更以富有层次感的抒情,展现出对作品成熟的情感诠释逻辑。

随后,王天佑登台,二人联袂演绎艾米·比奇《浪漫曲》。从大提琴第一声细腻动人的揉弦起,听众便能捕捉到其中含而不露的情感张力。

在克拉拉·舒曼《E大调即兴曲》的钢琴独奏环节,孟华婴触键轻而不浮,每个音的尾音都带着微妙留白,精准捕捉曲中丰富的和声色彩变化,音色纯净通透;加斯帕尔·卡萨多《无伴奏大提琴曲》的演绎中,王天佑精准把控音色层次,以细腻的表达呈现出旋律的歌唱性,和弦过渡自然舒展,尽显对作品的驾驭能力。

在先后以独奏、二重奏形式展现精湛技艺后,他们对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的演绎,无疑是对音乐思辨力与技术水准的全方位考验。第一乐章的感伤悲情、第二乐章的情感挣扎,暗藏着暗涌与抗争,恰似青鸟破壳前的蓄力时刻。这份情感铺垫,化为第三乐章高低音区交替的戏剧张力。其中,大提琴高音区的哼鸣与低音区的深沉音色形成强烈反差,恰似青鸟破壳时,以喙撞壳、以爪撕壁的瞬间。末乐章以反讽与诙谐收束全篇,如破壳后的振翅,透着少年般的清亮;又似青鸟初啼,满含新生的通透。

当晚舞台上,大提琴与钢琴的音色交织,似青鸟振翅轻响,藏蓝与靛蓝交织的光线投射在舞台上,恰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生动隐喻,呼应着“青鸟计划”的初心。二人的演奏不囿于单纯的技术展示,还流露出审美直觉与从容气度。而比起精湛夺目的技术,对音乐审美是否拥有近乎天然的直觉与从心自如的表达,是决定艺术家发展道路的关键——这也是“青鸟计划”发掘英才的初衷。

10月19日,孟华婴、王天佑还与大提琴家王健、上海四重奏大提琴家朱琳同台献艺,为观众带来一场古建与室内乐交融的艺术盛宴。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Q:想订阅《音乐周报》?

Q:想投稿?

Q:想合作?

来源:音乐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