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AI眼镜在2025年以惊人的速度闯入公众视野,几乎所有创业者都嗅到了金钱的味道。京东平台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平均每9天就有一款新品上市。
文 / 水哥财经
引言
市场增长188%,退货率却高达50%,AI眼镜的创业陷阱藏在这些矛盾里。
当AI眼镜在2025年以惊人的速度闯入公众视野,几乎所有创业者都嗅到了金钱的味道。京东平台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平均每9天就有一款新品上市。
行业机构统计却显示,京东、天猫等平台AI眼镜退货率约为30%,抖音平台更是高达40%-50%。繁荣背后,一场行业大洗牌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
01 虚假繁荣:高增长背后的退货危机
2025年被誉为“AI眼镜元年”,各大厂商纷纷布局。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255.5万台,同比增长54.9%;中国市场的表现更为抢眼,出货量达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
然而,热闹的背后,危机已然显现。
小米AI眼镜是这个行业泡沫的典型代表。开售第一周销量达7万副,但其在抖音平台的退货率约为40%。从立项到上市,小米AI眼镜仅用约1年时间,但这种“快”带来的却是用户体验的牺牲和高退货率。
一位消费者在使用5天后选择退货,他坦言:“只有摄像头而无镜片显示的小米眼镜,更像‘耳机+相机’的简单组合,实际场景体验未达预期。”
高退货率直指行业核心痛点:功能实用性不足。厂商宣传的科技感与用户实际体验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02 不可能三角:创业者难以逾越的三座大山
AI眼镜行业普遍面临由物理定律与技术瓶颈构成的 “不可能三角”困境:重量、续航与功能多样性之间存在天然制约。
性能、轻量、续航难以兼顾。更强的算力需要更高功耗的芯片,而这会缩短续航;更长的续航需要更大电池,但这会增加重量;更轻的重量是全天佩戴的前提,但又会限制电池容量和散热空间。
有业内人士坦言,在供应链侧,由于AI眼镜的销量还没上来、体验欠佳,相应的芯片、端侧AI算法、新材料等都还没有成熟,机械生产加工环节也没有给AI眼镜单独的生产线。
缺乏专业AI眼镜芯片,是显而易见的问题。AI眼镜要反馈速度快、拍照清晰,就要有强大的主控芯片,但是目前一些用于AI眼镜的芯片功耗高、造价贵,性能、成本、功耗指标不够理想。
03 供应链困局:产业链整合之痛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厂商,可以打通AI眼镜从材料、光学、硬件、软件、系统到算法等全部环节。”谷东智能董事长崔海涛点出了行业现状。
AI眼镜一般重40-50克,大约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量,但其产业链却涵盖了芯片、存储、传感器、光学模组、音频、结构件、镜片、电池、AI算法等多个环节。
正因为产业链多环节之间的整合难度较高,所谓“百镜大战”的参与品牌,真正落地量产AI眼镜的目前并不多。
显示模组成熟的难度更大。叩鼎科技董事长胡军估算说,Micro LED镜片,一块成本就1000多元,两块成本2000多元,相应眼镜的物料成本至少3000元。
雷鸟今年新出的带Micro LED显示屏的AI眼镜,售价约14000元。“预计带图像显示的AI眼镜两年内难大批量落地”。
04 巨头游戏:创业公司的生存危机
面对巨头的入场,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智能眼镜以KK级出货量震动行业,但对于缺乏议价能力的创业公司,硬件毛利率仍不足30%。
这种“用资本市场输血维系迭代”的模式,在VR赛道已上演过Quest系列烧钱百亿的剧本——2024年第四季度Quest 3S虽成亚马逊游戏机销冠,但单季仍亏损49.7亿美元。
大厂带来的竞争是生态级的。手机厂商可以打通系统底层权限,实现眼镜与手机里日历、相册、设置的深度联动。
互联网大厂则可以轻松地将自有内容与服务生态移植过来,创业者是在造一个硬件产品,而巨头是在为它的生态系统增加一个入口。
05 求生路径:垂直领域的生存法则
尽管困难重重,但聪明的创业者正在改变打法,从“与巨头正面竞争”转向“在垂直领域深度扎根”。
to B(企业端)市场正展现出更大的潜力。杭州街头,交警戴着Rokid AI眼镜3秒锁定违章车辆,执法视频从地方媒体发酵至央视等全国媒体。这打开了AR眼镜在B端/G端的应用空间,如执法、作业等场景。
在工业领域,有创业团队专注于工业巡检场景,通过AI眼镜实现远程专家指导和数据自动采集,拿下了数个大型制造企业的订单。
类似的场景还在商务办公、运动健康等领域涌现。例如,专注高尔夫运动的AI教练眼镜,凭借精准的动作捕捉和分析,客单价可以突破万元。
如果无法建造平台,那就成为平台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些团队选择专注于AI眼镜的特定功能模块开发,如更高效的语音交互系统、更适合眼镜端的办公应用等。
通过与大厂合作,成为其生态中的专业补充。
结语
IDC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达1280万副,其中Meta系占比超60%,而剩余市场将由100+玩家争夺——最终存活者不会超过5家。
留给创业者的时间窗口可能比Ray-Ban的续航时间更短暂。
(请关注【深港水哥财经】全媒体账号。在财经商业领域,全媒体绿色运营。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了AI眼镜领域的三大困局。更多深度交流,聪明的你,一定在全网都能找到我。希望能为您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
来源:于溪旁聆听泉鸣的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