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7月3日,新浪娱乐放出采访,柠萌负责人说“后续宣传围绕角色展开”。同一天,谭松韵工作室微博贴出十二字:“专注演艺,不回应不实传闻。”两条信息前后脚,间隔不到三小时,明显是提前对过表。
“剧组夫妻”四个字一上热搜,谭松韵和刘学义连手都没被拍到,就被安排好了孩子名字,柠萌影业连夜发声明:我们只聊剧情,不聊床戏。
这条声明看起来是灭火,其实是把火引到自己身上——古偶圈早就习惯用绯闻当锅盖,哪里漏风就往哪里贴,如今有人把锅盖掀了,观众才发现锅里煮的是白开水。
2024年7月3日,新浪娱乐放出采访,柠萌负责人说“后续宣传围绕角色展开”。同一天,谭松韵工作室微博贴出十二字:“专注演艺,不回应不实传闻。”两条信息前后脚,间隔不到三小时,明显是提前对过表。
他们为什么卡得这么准?因为5月《念无双》吃了哑巴亏。唐嫣和刘学义那段“因戏生情”没人澄清,结果开播当天弹幕全是“新婚快乐”,没人讨论剧情,平台热度掉得比股价还快。柠萌不想重蹈覆辙,只能先下手为强。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部S+古偶营销预算平均八千万,其中三成砸在CP热搜。买一条“同框糖”前五要六十万,买“深夜房车”前三得加二十万,如果能把“剧组夫妻”送进爆榜,一口价两百万。钱花了,观众却学会看水印,照片一放大,车窗倒影里站着三个摄像师,摆拍痕迹比剧本还明显。
平台也扛不住。腾讯视频2024年Q2财报电话会上,高层亲口说“人工糖精转化率下滑四成”。话音没落,爱奇艺就把《长相思2》的战报改成“小夭海底名场面单条播放破亿”,不再提檀健次与杨紫“眼神拉丝”。观众不爱嗑硬糖,金主也跟着撤单,品牌方现在问的第一句话是“有没有不靠绯闻的出圈名场面”。
柠萌看懂了风向,才舍得把《兰香如故》的杀青花絮剪成“女主一刀封喉”的十五秒短片,配上唢呐,一小时内冲到热一,花费不到三十万,成本只有“房车热搜”的七分之一。
谭松韵这边更干脆。2023年她拍《归路》时被拍到与男主演一起回酒店,团队三天没吭声,剧播完才放出单身声明,被嘲“清朗运动漏网之鱼”。今年学乖了,杀青当天就安排站姐发“下班独身”视频,镜头直怼车门,车里只有助理和一条狗,提前堵狗仔的嘴。
刘学义比较尴尬,半年内被安排两次“新婚”,上一次是唐嫣,这一次是谭松韵,名字永远排在女方后面。他的团队这次学样,7月4日放出在横店练剑的直播,背景是《兰香如故》的兵器架,弹幕刷“哥哥独美”,一小时收到八十万赞,把绯闻压到十名开外。
有人觉得他们反应过度,其实数字不会说谎。2024年6月,新京报抽了十部古偶,发现及时辟谣的五部首播热度平均7200,装死不回应的五部平均只有5800,差距一千四,直接决定招商档位。柠萌把《兰香如故》的首轮网台卖出单集1200万,已经比同期《水龙吟》高出两百万,靠的就是“零绯闻”标签。
《水龙吟》也聪明,5月被爆“因戏生情”后,罗云熙工作室当天甩出武打特辑,镜头扫过三十米长的大刀,一秒转移注意力,首播热度破6500,证明“打戏比床戏好卖”。
最惨的是《念无双》,唐嫣团队以为沉默是金,结果开播当天“唐嫣刘学义领证”话题阅读破八亿,剧方想花钱降热度,平台按爆榜收费,降一条热搜得付双倍,预算当场烧穿。如今剧播完,豆瓣评分人数还没破三万,直接被市场归为“无效播出”。
观众也不是圣人,只是嗑累了。2021年《斛珠夫人》炒“姐弟恋”,2022年《且试天下》炒“眼神拉丝”,2023年《长月烬明》炒“婚纱路透”,套路三年不换,连站姐的相机型号都没升级。如今大家直接划走,连骂都懒得骂,数据断崖式下跌,平台才装模作样喊“回归内容”。
柠萌把《兰香如故》的预告片剪成“女主当众撕毁婚书”,评论区最高赞是“终于不是工业糖精”,点赞38万,踩中观众爽点。说白了,大家只想看剧情带脑,不想看演员带床。
接下来三个月,古偶待播名单还有九部,平台已经排好档期,谁再敢用“剧组夫妻”遮羞,观众就会用遥控器投票。柠萌提前把锅盖掀了,锅里的水虽然还是白开水,至少没人再往里面吐口水。
《兰香如故》要是真能把故事讲圆,谭松韵和刘学义就能凭角色出圈,不用年年被组CP;要是剧情拉胯,就算绯闻清零,观众也会把分扣到负。
所以,下次热搜再蹦出“剧组夫妻”四个字,你是继续点进去骂,还是直接划走让数据归零?
来源:圆扁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