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王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为实战服务的,今天讲在咨询过程中怎样收集信息,也就是当一个咨询者坐在你面前时,你要问些什么,一个咨询师的水平和素质,在问问题的过程中就已经显露无疑。胡问的人,乱问的人一定是没有经验的,知识结构不全,甚至智商都不是很高,那么到底应该问什
我(王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为实战服务的,今天讲在咨询过程中怎样收集信息,也就是当一个咨询者坐在你面前时,你要问些什么,一个咨询师的水平和素质,在问问题的过程中就已经显露无疑。胡问的人,乱问的人一定是没有经验的,知识结构不全,甚至智商都不是很高,那么到底应该问什么呢?
一、问目前的状况或者说是症状也就是他当前有哪些症状?症状是与疾病相关的症候,让患者体验到的不适或者外人看到的一些异常,如焦虑,抑郁,恐惧,烦躁,警觉等等,还有一些患者感受不到的病症,如轻躁狂、躁狂以及某些阳性症状,包括某些人格障碍,这些障碍,患者未必感到痛苦,但是外在的人一看你就不大正常。这里有两个标准,你的体验和周围人对你的观察。疾病一定有个变异的过程,如精神分裂症,美国的临床界总结的诊断标准里,第一条是人格变异,就是你的性格和以前不一样。而且是没有原因的,在短时间里变得不一样了,首先要问当事人当前的症状,这个症状包括患者体验到的和身边的人观察到的这两点。一定要排除当前的症状所受药物的干扰和受睡眠障碍的干扰,有些症状不一定是原发的,是药物引起的,所以你要了解他吃过什么药。他那个药的副作用和他现在的一些症状之间有没有对应性?在此过程中要多使用“也许”、“有可能”,轻易不使用绝对性的肯定语言。还有的患者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也会引起一些症状,如妄想、躁狂、认知功能下降、意识透明度降低、有暴力或淫秽的想法、情绪变得非常不稳定、有梦幻感等等。有些人严重缺觉,不大容易引起症状,有些人非常容易引起症状,原因在于你的大脑颞叶的皮质功能的稳定性好不好?稳定性非常好,你就不容易在缺觉的时候产生症状,反之亦然啊。
二、要了解当事人在青春期以前的性格和青春期以后的性格特点改变人的第二次心理诞生期发生在青春期,青春期也是性格的定型期。这个时候,性格的改变往往会暴露人的身体的整个生理机能在调整过程中最后形成的稳定状态。也就是说,青春期以后形成的性格最能灵敏的反映出你的神经系统的生物特性。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了解他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质量和人际关系的密度。人际关系的密度,就是你是不是很能跟很多人交往?你交往的范畴大不大?人际关系的质量就是你有没有特别好的朋友?你会影响到他,他也会影响到你。人际关系的能力,你能不能化解在人际关系中的各种冲突?能不能化敌为友?能否在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存,这些都非常重要。
三、了解当事人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稳定与否,对日后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四、需要了解两系三代人里边就是父亲和母亲,这两系三代人里边有无精神病史和人格缺陷,是现在医学上把这个范畴放大了。父母两系三代有无癫痫病史、精神抑郁病史、自杀病史、精神分裂症发病病史、顽固性的失眠、顽固性偏头疼、慢性偏头疼、摄食障碍、严重的便秘、完美主义者、很较真的人、很内向的人、情绪不稳的人以及多动症等等。这是在调查神经系统的生物类型在遗传过程中的一种倾向性,尤其是重要神经递质受体的活动状态有无某种缺陷,这个信息很重要。
第五方面、要调查案主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关系的模式
这个模式是否有问题。
第六大方面、最后还要调查他小时候有没有一些异于其他同龄人的行为,如吮吸手指、抽动、咒骂、发出声音、眨眼睛、坐卧不宁、容易发呆、冷漠等等。调查时不仅仅要听他的语言,最好能够看他留下的作品。如他的日记,他写的作文等。总体来说,收集的信息一定要细要多,要全要观察细节。掌握的信息量越大越好。
你能把问题说清楚,从发生学角度来描述,把影响他性格,他出问题的所有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描绘得清清楚楚,在逻辑上无懈可击,在理论上完全可靠。有依据,你才算把当事人的问题说清楚了,这样才能进一步进行干预。
来源:修心种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