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车圈热搜,谁刷到小米 YU9,第一反应是不是“国产揽胜要来了”?朋友圈里有娃的、没娃的,全在问:这车真能一口气从北京开到青岛不加油?还是又一场 PPT 盛宴?别急,今天就聊聊这台被调侃成“年轻人的第一台揽胜”的巨无霸,到底是家庭刚需神器,还是大号信仰充值
这两天车圈热搜,谁刷到小米 YU9,第一反应是不是“国产揽胜要来了”?朋友圈里有娃的、没娃的,全在问:这车真能一口气从北京开到青岛不加油?还是又一场 PPT 盛宴?别急,今天就聊聊这台被调侃成“年轻人的第一台揽胜”的巨无霸,到底是家庭刚需神器,还是大号信仰充值包。
先说个真事。老同学家三口人,去年为了多坐两个人,咬牙上了台大七座,结果周末去趟商场,三排放下,28寸行李箱+婴儿车刚塞进去,副驾底下还藏着一堆玩具盒,老婆满意到原地升天。
可回头一问,油耗比家里那台老 SUV 还猛,市区堵两圈,钱包都在哭。新鲜劲没过,吐槽开始了:第三排坐着腰酸,转弯半径堪比公交,油价一涨心跳也跟着跳。
大车,这玩意儿,真是又爱又恨。
小米这次像是“听劝”了,直接把 YU9尺寸拉到5米34,轴距3.1米,三排全开还能竖着塞箱子,二排底下玩具盒抽拉设计,奶爸看到都要给工程师送锦旗。
有人开玩笑,这空间,媳妇买的全身镜都能带去露营,真·全家出游不掉队。倒是第三排,官方说坐垫偏短,成年人坐一小时有点考验腰力,老司机估计懂,这就是大七座的祖传“短板”。
真有家庭主力亲测能不能舒服坐,还得等实车。
外观这块,小米明显是冲着“家用霸气”去的。方脸大灯一亮,夜里科幻片既视感。侧面D柱还有“昆仑山浮雕”,门把手弹出带电动踏板,不说豪华感,起码仪式感给到了。最骚的是整个尾门,直接一块OLED大屏,等红灯能刷表情包,露营能当电影幕布,甚至投影剩余续航。这事我脑补过,要是下雨天尾门坏了,修一次比车头还贵,可能真得心疼钱包。
说动力,1.5T增程+宁德52.5度电池,纯电300km起步,综合续航官方敢标1500km。朋友一听眼睛都亮了,说以后老婆带娃回娘家,电和油随便选,续航焦虑治好了。
可话说回来,这年头谁还信标称?冬天开空调,七人满载上高速,续航能不能打八折要看实测。别人家号称1300km,真到冬天掉成900km,车主吐槽都能开一个群。
小米这套增程器还没被市场“毒打”,到底有几成靠谱,还是得交给时间和人海。
驾驶体验这块,小米自己也懂大车进城有多难受。后轮转向不是摆设,官方吹能把转弯半径压到5.8米,城中村胡同掉头一把过,家里老小区地下车库也不至于卡半天。前后双电机,490kW,零百加速5秒级,数据比Model X还猛。可开大车的都知道,动力强是爽,但真要天天挤窄巷子,停车还是要靠技术和胆量。要说底盘,保时捷团队调校,空气悬架+CDC电磁减震,官方说能过积水路段不慌,周末轻度越野没压力,讲真,愿意拿40万大车去趟泥巴地的,大概率不是天天开。
智能化这块,小米玩得比谁都花。拉门播娃练琴曲,丈母娘一上车自动开按摩,四屏互不干扰,家里扫地机器人都能远程控制。声纹识别比人脸还准,小爱同学能同时听清四排乘客说话。要说实用,二胎妈妈群传疯的“喂奶不用擦汗”功能,真是细节打动人。但车机现在还是工程版,流畅度比华为鸿蒙慢半拍,理工男看着也挠头。激光雷达、NOA高速领航,城市场景明年OTA,听着很美,实际用起来会不会像某新势力那样“遥遥无期”,也得留个心眼。
说回价格,基础版39.99万,Ultra顶配49.99万,七座+激光雷达直接拉满,配置比理想L9多一圈,但第三排和车机就是不服气地差点意思。
有人说,小米这波是田忌赛马:用顶配打别人中配,“性价比”还是没法摘掉。可买40万级别SUV的,真的只差这几万?BBA的信仰税、售后、品控、面子,全是门槛。
往年某新势力交付延期,车主群闹得鸡飞狗跳,大家都记得。小米SU7卖爆了给了勇气,但SUV市场的买家,远比数码极客难哄。
说到底,大七座是家庭豪车,参数再亮眼,最后拼的还是谁最懂生活。真要是第三排能让成年人坐得舒服,续航靠谱,智能好用,哪怕两年后交付,信仰粉也能等。但要是空间还是“听起来很美”,车机卡顿、售后掉链子,十个参数也拯救不了真香现场。你说,要是你家需要一台能装下两代人、能从北京一口气开到青岛的车,39.99万你会选小米,还是继续信仰BBA?评论区聊聊,家里那点“出行江湖事”,谁家没点故事。
来源:科技零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