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贝森特在电视访谈里把数字说得轻描淡写,屏幕外的美国进口商却集体倒吸凉气。废食用油、稀土、锂电池三大命门全在中国手里,加税等于先给自己动脉来一刀。生物燃料工厂老板算得明白:原料成本翻五倍,柴油替代方案直接泡汤,绿能补贴再多也补不回这个窟窿。
500%关税消息传出当天,美股一夜蒸发7700亿美元,你购物车里的日用品可能下周就要涨价三成。
贝森特在电视访谈里把数字说得轻描淡写,屏幕外的美国进口商却集体倒吸凉气。废食用油、稀土、锂电池三大命门全在中国手里,加税等于先给自己动脉来一刀。生物燃料工厂老板算得明白:原料成本翻五倍,柴油替代方案直接泡汤,绿能补贴再多也补不回这个窟窿。
更难受的是军工圈。F-35生产线已经因为稀土断供停了两条,洛克希德后勤部悄悄给供应商发邮件,问能不能从废旧零件里回收镝。得到的答复是:全球80%的镝还在江西的矿里,想绕开得等三年以后。
农业带的情况更直白。艾奥瓦州大豆协会统计,去年对华出口跌掉42%,谷仓里去年收的豆子还没卖完,今年播种季已经来了。农民把拖拉机开进城里示威,标语写着“我们要市场,不要口号”,电视台却把时间留给政客继续放狠话。
华尔街的模型跑得快。高盛连夜下调美国GDP预期0.8个百分点,顺带把通胀预期上调1.2。交易员在群里甩截图:一家做婴儿车的中小企业,刚刚收到零部件涨价通知,成本一下子多出47%,而终端零售价只能涨12%,剩下的窟窿要么裁员,要么关门。
中国这边的反制清单不声不响,却刀刀落在关节。废食用油出口许可证暂停受理,港口对美方船公司加收10%滞港保证金,稀土出口配额再砍30%。东南亚的替代通道已经跑通,巴西大豆3月对华出口量首次突破千万吨,价格还比美豆每吨低20美元。RCEP第二轮降税清单生效,95%的零部件在成员国之间互免关税,越南工厂接苹果订单接到手软。
欧盟干脆隔岸观火。德国车企在华销量占全球四成,法国奢侈品集团财报里中国客户贡献35%利润,冯德莱恩一句“按自己利益来”等于告诉华盛顿:别指望联合战线。空客刚刚又拿下中国160架飞机大单,波音总部却悄悄裁员,西雅图园区停车场空了一大片。
零售端的数据最诚实。沃尔玛内部备忘录显示,部分货架补货周期从三周拉长到六周,亚马逊第三方卖家后台出现断货警告的SKU数量比年初增加一倍。快递公司把燃油附加费上调到历史高位,最后还是要消费者买单。通胀像水一样,从港口漫向超市,再漫向每个人的饭桌。
有做外贸的朋友算过:一台扫地机器人,出厂价80美元,加500%关税后变成480美元,美国终端零售价至少599美元。需求会瞬间蒸发,订单直接消失,中国工厂失去一条产线,美国消费者失去一个选择,两边一起感受寒意。
更深层的问题是信任。过去四十年建立的全球分工,被一纸关税撕得七零八落。供应链开始分叉,一套给中国,一套给其他国家,成本翻倍,效率减半。企业被迫囤货,银行被迫加息,最后所有人一起为这场大型实验买单。
选举倒计时只剩几个月,民调支持率还在往下掉。政客只能把音量调得更大,数字喊得更夸张,仿佛嗓门越高就能掩盖算术题。屏幕外的普通人只想知道:下周去超市,牛奶会不会再贵一块,汽油会不会再涨五毛。答案写在期货盘面上,也写在空空荡荡的港口集卡停车场里。
历史早就演过类似剧情。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把两万多种商品税率拉到59%,全球贸易三年缩水65%,美国失业率高到25%。今天的数字游戏更花哨,底层逻辑却没变:加税容易,找替代难;放话容易,收场难。选票可以靠口号收割,账单却要所有人一起付。
货架不会说谎,股市不会说谎,港口空着的吊车也不会说谎。当500%的税率被写进文件,真正的关税其实加在每个人对未来的信心上。信心一旦缺货,再高明的会计也平不了这笔账。
来源:于果园采摘葡萄的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