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嫂昆凌小红书直播卖货327万,秘诀藏在平台选择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15:13 1

摘要:作为看周杰伦歌长大的一代人,对昆凌的印象还停留在“天王嫂”“模特演员”这些标签上,实在没料到有朝一日会在直播间里看她亲自试穿衣服卖货。

作为看周杰伦歌长大的一代人,对昆凌的印象还停留在“天王嫂”“模特演员”这些标签上,实在没料到有朝一日会在直播间里看她亲自试穿衣服卖货。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直播既没有喊口号式的逼单,也没有夸张的促销话术,两人就像闺蜜聊天一样说着衣服的设计理念,偶尔插几句家常,直播间热度却一路冲到了买手榜第三,最后成交额破了327万。

有意思的是,昆凌选在小红书带货,而她老公周杰伦却扎进了抖音,周杰伦入驻抖音的时候,几乎是零预热就引爆了全网,短时间内涨粉千万,现在粉丝数已经冲到2348.4万,发几条日常视频就能轻松上热搜。

这对夫妻的平台选择,其实刚好反映了当下明星和平台之间的默契——不是随便找个流量大的地方就去,而是要看平台调性和自身需求能不能对上。

周杰伦靠的是国民级的情怀流量,抖音的短视频传播能力和算法推荐刚好能放大这种影响力,而昆凌要推的是主打“女性自信”的服装品牌,小红书的用户群体里年轻女性占了绝大多数,对这种有调性的小众品牌接受度更高,选在这里自然事半功倍。

这两年在小红书上带货的女明星越来越多,而且她们的直播风格和其他平台很不一样,咱们平时在别的平台看直播,经常会碰到主播扯着嗓子喊“3、2、1上链接”“最后50单”,虽然热闹但总让人觉得有点浮躁,看久了还会审美疲劳。

但小红书上的女明星直播,节奏普遍很慢,更像是一场生活化的分享,主播会慢慢讲产品的设计细节,结合自己的使用感受聊体验,偶尔还会和嘉宾唠唠家常,营造出一种很放松的氛围。

这种风格看似不够“劲爆”,却很对平台用户的胃口,之所以能形成这种独特的风格,核心还是在于平台用户的需求不一样。

小红书本质上是个内容社区,用户来这里不是单纯为了“捡便宜”,而是想找到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好东西,更看重“质价比”而非单纯的低价。

有数据显示,平台上每月有1.7亿用户在主动寻求购买信息,光“求链接”的评论每月就有8000万条。

这些用户里超一半的女性愿意为了提升生活品质额外消费,她们买东西不仅看价格,更看重产品的设计、质感和背后的理念。

这种需求刚好和女明星带货的优势对上了——明星本身就有审美背书,对品质的把控也更严格,她们分享的产品更容易获得用户信任。

而且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和女明星的粉丝群体高度重合,尤其是女性用户占比极高。

这种精准的用户匹配,让女明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培养新受众,只要把自己的风格和产品结合好,就能找到愿意买单的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平台的社区氛围让“种草”变得更自然,用户在看直播之前,可能已经在小红书上刷到过品牌的穿搭笔记、用户测评,对产品有了初步了解,直播更像是临门一脚的确认,转化效率自然就高了。

昆凌这场直播的成功,其实也是小红书商业化进程加速的一个缩影,以前咱们提到小红书,想到的都是“种草”——看攻略、查测评、找推荐,但要真想买东西,还得跳转到淘宝、京东这些电商平台,流程比较麻烦。

但从今年开始,小红书明显加快了电商布局的脚步,一步步把“种草”到“拔草”的闭环给打通了。

最明显的变化是今年8月,小红书在APP底部导航栏开了个一级入口“市集”,用户点进去就能直接逛店买东西,不用再跳转到其他平台。

这步棋很关键,相当于把之前流失的交易流量给留了下来,到了9月,平台又宣布开放和淘宝、京东、拼多多的外链合作。

也就是说,用户即使在小红书上看到别的平台的商品,也能直接点击跳转购买,既保留了自己的流量入口,又借助了大平台的供应链优势。

除了线上电商,小红书还把主意打到了本地生活上,推出了“小红卡”会员服务,主打吃喝玩乐一卡通,用户看完探店笔记就能直接下单消费,把本地生活的流量也盘活了。

最近小红书还在内测二手交易的“快捷售卖”功能,用户发笔记的时候就能直接挂上闲置商品链接,聊天的时候还能把商品卡片发过去,交易流程变得特别简单。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不难看出小红书的野心——它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种草”的中间环节,而是想打造一个涵盖线上购物、本地生活、二手交易的全场景消费平台,和抖音、淘宝这些巨头掰掰手腕。

但野心越大,挑战也越大,小红书的核心优势始终是它的内容生态,要是为了追求商业化而破坏了社区氛围,就得不偿失了。

前段时间,上海市网信办就因为小红书热搜榜单频繁出现炒作明星琐事的词条,对平台进行了约谈处罚。

这件事给小红书提了个醒,内容才是平台的根,要是满屏都是广告和明星八卦,那些靠优质笔记吸引来的用户就会慢慢流失,没有了用户基础,再完善的电商布局也只是空中楼阁。

对小红书来说,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把握好“种草”和“卖货”的度,一方面要继续夯实内容优势,鼓励优质的原创笔记,规范热搜和推荐机制,避免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

另一方面要优化电商体验,比如提升商品质量把控、完善售后服务,让用户既能在这里找到好内容,又能放心买东西。

回到昆凌带货这件事上,它看似是一次明星的商业尝试,实则折射出整个内容电商行业的变化趋势。

现在的用户越来越不喜欢生硬的广告推销,更愿意为有温度、有质感的内容和产品买单;而平台也在从单纯的流量聚合,转向更深度的商业闭环构建。

对明星来说,带货不再是简单的“流量变现”,而是需要结合自身调性和平台生态做精准匹配;对平台来说,商业化不能急于求成,守住内容的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明星像昆凌这样,深耕垂直领域,在合适的平台做精准带货。

毕竟对咱们普通用户来说,能在刷到优质内容的同时,方便地买到心仪的东西,才是最舒服的体验。

而这种体验正是整个行业不断进化的方向。

来源:笔杆先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