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车时被800V超充、L3智驾和越级配置狠狠种草,可开了7天小鹏G7后,我才发现厂家宣传里藏着不少“沉默的真相”。那些试驾时没察觉、销售绝口不提的槽点,正在一点点消磨用车的愉悦感。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款“性价比卷王”的真实另一面。
提车时被800V超充、L3智驾和越级配置狠狠种草,可开了7天小鹏G7后,我才发现厂家宣传里藏着不少“沉默的真相”。那些试驾时没察觉、销售绝口不提的槽点,正在一点点消磨用车的愉悦感。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款“性价比卷王”的真实另一面。
槽点1:智能配置藏“暗礁”,好用但不全能
小鹏G7的智能化确实是核心亮点,但细节里的瑕疵足够让人抓狂。XNGP智驾在高速上表现稳健,车道居中、跟车加速都很丝滑,可一到城区无保护左转就露了怯——面对加塞的非机动车常常反应迟疑,需要我随时接管。最让人期待的AR HUD,导航投射清晰是真的,但途经隧道或强光路段时,光毯显示会出现明显延迟,好几次差点错过转向路口。
语音助手小P看似灵敏,实则“太敏感”。上周载朋友聚餐,几人聊得热闹时,它突然频繁被误唤醒,一会儿调大空调一会儿切歌,关了免打扰又影响正常指令响应,简直成了“话痨”。更坑的是Ultra版宣传的高阶智驾功能,提车后才被告知要等下个月OTA更新,相当于花了钱却暂时用不上核心配置。
槽点2:驾乘体验有“短板”,舒适感打折扣
“太极底盘”的滤震表现确实让人惊喜,过减速带时车身起伏柔和,可一到弯道就原形毕露——侧倾明显,快速变道时缺乏信心,完全算不上“操控利器”。而方向盘的设计更是反人类,盘幅偏大有网友实测比同级车宽5cm,我手掌不算小,握久了虎口发酸,想换个姿势操控又很别扭。
隔音问题在城市里不明显,上了高速就彻底暴露。水泥路面的路噪格外清晰,速度超过100km/h后,风噪会顺着车窗缝隙钻进来,和朋友打电话得刻意提高音量。全景天幕虽提升了空间通透感,但夏天正午太阳直射时,即便开着空调,头顶也能感觉到热浪,后期必须花钱贴膜才能解决。
槽点3:实用配置“缺斤短两”,细节太敷衍
作为家用SUV,小鹏G7的储物设计本应是强项,可实际用起来全是遗憾。电动后备箱没有高度记忆功能,我160cm的身高每次都得踮脚关舱门,找售后调试也说无法设置,对小个子极不友好。前备箱容积小得可怜,只能放充电枪和少量杂物,想装生鲜蔬菜都嫌局促,完全对不起“空间魔法盒”的宣传。
音响系统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硬件明明标注了多扬声器,可默认播放时声音格外单薄,听起来像只有前排两个喇叭在工作,连流行音乐的层次感都表现不出来。后排没有独立娱乐控制,孩子想看动画片时,前排的音乐就得暂停,一家人的需求根本无法兼顾。
槽点4:续航充电有“隐忧”,体验不完美
800V高压平台的充电速度确实没吹牛,充电10分钟补能436km,高速服务区买杯咖啡的功夫就能满血复活。但续航表现却分“场景”说话:市区通勤开空调,实际续航能做到表显的8折左右,可高速开120km/h巡航,电耗直接飙升,702超长续航版实际跑下来也就500km出头,和宣传差距不小。
更烦人的是充电时的小问题,上周在超充站补能,电池强制降温的风扇突然发出高频噪音,堪比家用吸尘器,周围车主都投来异样目光。联系客服后被告知是“正常散热”,但这噪音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另外,20寸轮毂车型的电耗比19寸高了近1kWh/100km,追求颜值就得牺牲续航,这点厂家从未主动提及。
客观说:这些优点依然值得买单
吐槽归吐槽,小鹏G7的核心实力确实没让人失望。后排腿部两拳多的空间,加上平整的地台,坐三个成年人也不挤,露营时放倒座椅还能秒变1.8米大床。四座通风按摩座椅全系标配,夏天开车再也不会后背湿透,这配置在20万级车型里堪称绝杀。
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5C超充+动态续航管理系统太实用了,系统会根据天气、路况实时调整续航显示,还能提前预警充电桩空闲状态,彻底告别里程焦虑。自动泊车更是新手福音,商超窄车位一把就能停好,比我自己倒腾靠谱多了。
总结:两类人慎买,两类人闭眼入
不建议入手:追求极致操控的性能玩家(弯道侧倾明显);对隔音和细节要求高的完美主义者(高速噪音+配置瑕疵)。
强烈推荐:高频长途通勤的打工人(800V超充太省时);注重空间和性价比的家庭用户(四座舒适配置+大空间真香)。
小鹏G7就像个“偏科生”,把钱都花在了800V平台、智驾这些核心卖点上,却在隔音、细节配置等地方悄悄“减料”。如果能接受这些槽点,它确实是20万级最能打的纯电SUV之一;但要是对用车体验要求面面俱到,入手前最好先试驾几天避坑。你觉得这些槽点能接受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小南子唠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