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150级踏板车市场,曾长期陷在“换壳不换心”的沉寂里——动力徘徊在14-16匹,车架、储物设计沿用老套路,摩友们看久了“老三样”的翻炒,早已没了期待。直到升仕150V的出现,带着18匹马力、108kg轻量化车身和能装双全盔的座桶,硬生生在同质化的市场里劈出
#腾势N8L大六座安全豪华SUV#150踏板界的“性能颠覆者”:升仕150V凭18匹马力+108kg车重,撕开行业同质化困局
国内150级踏板车市场,曾长期陷在“换壳不换心”的沉寂里——动力徘徊在14-16匹,车架、储物设计沿用老套路,摩友们看久了“老三样”的翻炒,早已没了期待。直到升仕150V的出现,带着18匹马力、108kg轻量化车身和能装双全盔的座桶,硬生生在同质化的市场里劈出一条“性能革命”的路,甚至让不少摩友直言:“只要上市后质量不翻车,它配得上‘封神’。”
一、18匹马力碾压同级:“陶大炮”发动机改写150级动力天花板
说起150级踏板的动力,过去行业默认的“上限”是16匹,多数车型都在这个区间内小修小补。但升仕150V直接跳出了这个框架,搭载的“陶大炮”牌150V发动机,将马力拉到了18匹——这个数据不仅比同级对手高出2-4匹,更直接逼近了部分200cc踏板的性能水平。
对摩友来说,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提升”:日常通勤时,起步加速能轻松甩开传统150踏板;周末跑山时,动力储备也足够应对连续弯道的提速需求。有摩友调侃:“现在再聊本田、雅马哈的小排老车,和升仕150V已经不是一个次元的玩法了。”
二、全铝合金车架+108kg车重:把“中大排配置”下放到150级,操控直接拉满
除了动力,升仕150V在车架上的操作更“激进”——它用了全铝合金车架。要知道,这种配置过去只在中大排仿赛、ADV上常见,150级踏板几乎没人敢尝试,毕竟铝合金车架虽能减重、提升刚性,但成本和工艺难度都更高。
而升仕不仅把全铝合金车架下放到150级,还做到了108kg的整备质量。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百来斤的“轻量级选手”,却装了颗“重量级”的发动机。骑起来的感受很直观:低速挪车时不费力,女生也能轻松掌控;高速过弯时,轻量化车身带来的灵活性,是传统钢制车架的150踏板完全比不了的,哪怕是新手,也能快速找到“人车合一”的操控感。
三、座桶装下双全盔:性能向踏板终于不用“牺牲实用”
过去,不少性能向踏板都有个“通病”:为了追求动力和操控,往往会压缩储物空间,座桶连一个全盔都塞不下,摩友只能额外挂尾箱,既影响美观又增加风阻。但升仕150V偏要“鱼和熊掌兼得”——在保证动力和轻量化的同时,把座桶容量做到了能轻松塞进两个全盔。
这对日常使用来说太关键了:带朋友骑车,两人的全盔不用再手提;通勤时,头盔、手套、雨衣都能塞进座桶,不用额外加装配件。有摩友评价:“以前觉得性能和实用只能选一个,升仕150V直接打破了这个‘潜规则’,算是把‘文武双全’做到位了。”
四、踢翻“换皮怪”传统:它不是“对标”,是在“打破”行业惯性
这些年,150级踏板市场的“同质化”早已不是秘密:你换个LED灯,我加个USB接口,看似配置在升级,实则核心的动力、车架、储物设计都没跳出老框架,说白了就是“换皮不换核”。
但升仕150V走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它不跟同级比“小升级”,而是直接推翻旧公式——用18匹马力打破动力天花板,用全铝合金车架重构轻量化标准,用双全盔座桶解决“性能与实用不可兼得”的痛点。有资深摩友说:“升仕150V不是一台普通的新车,它更像150级踏板的‘分水岭’,之后再想靠‘换壳’混日子的品牌,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升仕150V能否真的“封神”,最终还要看上市后的品控和售后——毕竟动力、配置再亮眼,可靠性才是摩友最关心的“底线”。但就目前曝光的参数和设计来看,它已经撕开了150级踏板同质化的困局,给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新鲜感”。
如果你的预算瞄准150级踏板,既想要动力和操控,又不想牺牲实用,升仕150V会不会是你的备选?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梦盼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