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古人云:“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往往会不自觉地在他的容貌上留下痕迹。
这种痕迹,不是指五官的美丑,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
有人气质平庸,也有人自带贵气。
这贵相,不是金钱和地位所能装饰的。
它是漫长岁月里,一个人心性的修行与积淀。
看得人多了,就会发现,那些自带贵气的人,往往都有这三个特征。
眉目温润:心怀善念
《礼记》有言:
“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一个人的相貌,最终是由他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塑造的。
心怀善念的人,眉目间自带光泽,不刺眼,却让人感到舒适与安心。
温润的眉目,装不出来,也藏不住。
他们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透着一股暖意。
北宋名臣范纯仁,便是这样一位眉目温润的仁人善者。
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
他一生秉承父亲“忠恕”之道,性情平易宽厚,从不疾言厉色。
他从布衣到宰相,廉洁勤俭始终如一。
凡他任职过的地方,百姓无不感念其恩德。
有一次父亲派他外出去运送一船麦子。
范纯仁在路上遇到熟人石曼卿,石曼卿因为资金短缺,无力回乡。
范纯仁便自作主张,将一船麦子都赠与了他,让他补齐路费。
范仲淹得知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满意儿子的做法。
后来范纯仁官居高位,但在路上遇到下属或百姓,都会主动让路,神色谦和。
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乐于撒播善意的人,往往也会收获更多善意。
心怀善念的人,目光长远,他们乐于见到他人的成功,并愿意为此贡献自己。
你散发出的善意在滋养他人的同时,也在塑造你自己慈和温厚的面貌。
对人多一分体谅,对事多一分包容。
当一个人内心装着的都是好意时,他的眉目自然会流露出让人感到舒适和信赖的光彩。
目光澄澈:心无杂念
《道德经》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外界的诱惑太多,人的心就容易变得杂乱。
心里装满了杂念,眼神就会变得游离、闪烁、浑浊。
而一个心无挂碍、专注内心的人,他的目光则是澄澈、坚定、有力量的。
在他们的世界里,目标明确,道路清晰,不需要左顾右盼。
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一生都保持着澄澈的目光与心境。
他一生致力于学问,对名利看得极淡。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钱迷”女士,从美国远道而来,非常渴望能见钱钟书一面。
她多次打电话恳求,说只希望见一面,表达敬慕之情。
钱钟书却只是婉言谢绝。
面对媒体的邀请,他用幽默的话语表示自己的态度:
“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很好,又何必非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钱钟书一生谢绝各种社会头衔,远离不必要的社交,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阅读与写作中。
这种心无杂念的专注,被无数文人学者视作心中的标杆。
《格言联璧》有言:“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被各种杂念填满,就很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有所成就。
内心清净,目光才会清澈。
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执着,才能轻装上阵。
当我们的心变得简单而专注时,我们的眼神自然会流露出一种干净通透的力量。
这份澄澈,是一种精神上的定力,能穿透迷雾,照亮前路。
面容舒展:胸怀豁达
《传家宝》有言:“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心胸的宽阔,比房屋的宽敞更重要。
一个人若是心里装满了计较、抱怨,他的周身会凝结一股愁苦之气。
相反,一个人若是胸怀豁达,凡事看得开、放得下,就会给人一种爽朗明快之感。
心胸开阔之人,不是生活中没有烦恼,而是拥有了消化烦恼的能力。
他们懂得,与过去纠缠,就是与自己过不去。
北宋名臣吕蒙正就是一位胸怀豁达的人。
一次上朝,有人在帘后指着他说:“这人也能任参政?”言语中充满轻蔑。
吕蒙正佯装没有听见,从容地从同僚面前走过。
与他同行的官员愤愤不平,要去查问说话者的姓名。
吕蒙正急忙制止。
下朝后,那位同僚仍为此事懊恼,后悔没能追问到底。
吕蒙正却心平气和解释:
如果一旦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恐怕我一生都难以忘记,所以不如不知道。
这番话说得同僚钦佩不已,也感叹他的度量宏大。
吕蒙正三度为相,对待过去曾打压过他或与他有旧怨的人,他都秉持公心,从不借机报复。
《菜根谭》有言:“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贵气之人,往往拥有一种超越个人好恶的格局。
他们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还能包容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心胸放宽一些,多一份理解,不仅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还能解脱自己。
当我们的胸怀变得宽广时,眉宇间的愁绪与狭隘自然会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舒展的气度,这便是最高级的贵气。
▽
《围炉夜话》有言:“心静则明,品超斯远。”
一个人的“贵相”,归根结底,源于他内心与品格。
人的良善之念、专注之心和豁达胸怀,能让人远离庸俗,趋于华贵。
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内在的修养,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眉目亲切、眼神干净、神情安宁的人。
点亮“爱心”,愿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里,时时内观自心,由内而外,养出这一身恬淡从容的贵气,安然度过余生。
来源: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