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那种“老艺术家复出捞金”的套路,而是真真正正地,在央视热播剧《我们的日子》里,演一个不起眼却让人过目不忘的老头。
73岁的沙景昌,最近又上热搜了。
不是因为绯闻,不是因为翻车,而是因为——他还在演戏。
不是那种“老艺术家复出捞金”的套路,而是真真正正地,在央视热播剧《我们的日子》里,演一个不起眼却让人过目不忘的老头。
观众弹幕刷得飞起:“这老爷子谁啊?
演得太真了!
”一查,哦,国家一级演员,演了几十年话剧,拿过终身成就奖,儿子还没结婚。
这事儿挺有意思。
一个老戏骨,演了一辈子戏,晚年不躺平、不卖惨,反而越活越带劲儿。
可偏偏,他最大的“心病”不是戏,是儿子。
沙景昌的儿子沙古,四十好几了,没结婚。
不是没人追,也不是追不到,就是不想结。
老爷子嘴上不说,心里急得冒烟。
老伴刘树颖倒是看得开,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咱先把日子过好。
”于是俩人搬去了顺义一个养老社区,天天唱歌、跳舞、画画,偶尔还去参加个朗诵比赛,活得比年轻人还忙。
可你说他真不急?
那不可能。
去年沙古自己开了个影视公司,投了部网剧,老爷子嘴上说着“支持”,转头就跟老伙计们嘀咕:“你说他要是早点成家,我现在都能抱上孙子了。
”这话传出去,网友们笑成一团:“原来老艺术家也逃不过催婚。
”
但沙景昌的“急”,不招人烦。
他不像有些长辈,把婚姻当成任务,把传宗接代当成KPI。
他急,是因为他真的想看到儿子也能体会那种“回家有人等”的温暖。
他自己体会过——1979年结婚,到现在四十多年,工资卡上交,吵架不超过三句,老伴一句“我懂你”,他就啥气都没了。
现在他演戏,不图钱,图的是“我还能演”。2023年拿终身成就奖那天,他站在台上,头发花白,背有点驼,但一开口,声音还是稳得像老酒。
他说:“只要观众不嫌弃,我就一直演。
”台下年轻演员哭得稀里哗啦,说:“老爷子一句话,比我们上十年表演课都管用。
”
他也不是只顾自己。
去年给老家山东捐了200万,建了个艺术教育基金,专门挑农村孩子,教他们演戏、唱歌、画画。
有人问他图啥,他说:“我当年要不是村里老师拉我去文工团,我现在还在地里锄草呢。
”
你看,他这一辈子,像极了他演过的那些角色——不声不响,却把日子过成了戏。
戏里有悲欢离合,戏外也有遗憾和牵挂。
儿子不结婚,他急,但他不逼。
他用自己的方式,把“爱”这个字,演得比台词还真。
所以啊,别老觉得老一辈落伍。
他们只是把“在乎”藏得更深,把“希望”说得更轻。
沙景昌没抱上孙子,但他抱住了自己的戏,抱住了老伴的手,也抱住了那些农村孩子的未来。
这老爷子,真是让人越看越服气。
不是因为他演得多好,而是他活得太像个人——有软肋,有坚持,有温度。
来源:上进的云朵xEm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