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这红盘太“坑”!4100股跌成绿,主力狂跑639亿,是诱多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00:05 2

摘要:10月16日下午3点,老股民老王盯着手机行情屏,手指狠狠戳了戳屏幕:“上证指数涨0.23%,深成指飘红0.08%,看着挺喜庆,打开账户心凉半截——全绿!”他持仓的三只票,两只是3%以上的跌幅,剩下一只勉强平盘,交易软件弹出的提示更扎心:全天4100家个股下跌,

10月16日下午3点,老股民老王盯着手机行情屏,手指狠狠戳了戳屏幕:“上证指数涨0.23%,深成指飘红0.08%,看着挺喜庆,打开账户心凉半截——全绿!”他持仓的三只票,两只是3%以上的跌幅,剩下一只勉强平盘,交易软件弹出的提示更扎心:全天4100家个股下跌,成交额跌破2万亿关口,只剩1.94万亿,主力资金净流出高达639亿。他赶紧切到股友群,消息已经刷了几百条,最扎眼的一句是:“国家队拉权重撑门面,题材股往死里跌,这分明是诱多陷阱吧?”

今天的盘面割裂得让人看不懂。早盘9点半开盘,上证指数还在微跌区间震荡,10点刚过突然被一股力量拽了起来——银行、保险这些权重股集体发力,招商银行涨1.8%,中国人寿冲2.1%,硬是把指数从水下拖到红盘。后来才知道,汇金、险资手里近两万亿的指数基金在托底,这可不是散户的小打小闹,是真金白银的国家级资金。但另一边的题材股彻底“躺平”,昨天还领涨的人形机器人板块今天跌超4%,国产替代线早盘冲高后直线回落,就连近期热门的储能电芯概念也多数翻绿,板块内近七成个股下跌。

交易数据里藏着更真实的情绪。沪市成交额9200亿,深市10200亿,比前一天缩量1400亿,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缩量。老王翻着资金流向表越看越慌:主力资金从开盘就没停过出逃,早盘半小时净卖出就超200亿,全天算下来,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三个板块成了“失血重灾区”,净流出合计达320亿,而净流入的只有银行、公用事业两个板块,加起来才89亿,完全是“杯水车薪”。这种“指数向上、量能向下”的背离,就是市场情绪谨慎的最直接体现 。

“这走势跟2022年4月那波太像了。”做了十四年私募的老杨在群里发了条语音,语气透着警惕。他记得当年也是权重股硬撑指数,结果题材股一路阴跌,不少散户看着红盘抄底,最后被套20%才割肉。“现在就是典型的‘指数牛’,国家队托着指数跌不深,但资金全往龙头股挤,小盘股、题材股根本没人管,这种行情最容易骗散户进场接盘。”

今天这种诡异盘面,根源藏在三方面。最直接的是资金面的“冰火两重天”,主力资金正在加速撤离题材股。老杨解释:“三季报披露窗口越来越近,很多题材股前期炒得太高,业绩根本跟不上估值,机构为了规避不确定性,都在集中出货,有些票趋势都跌破了,短期收不回就要进下降通道了。”从盘面上看,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概念票跌得最惨,而银行股因为估值低、业绩稳,成了主力临时的“护盘工具”。

其次是市场情绪跌到了冰点,缩量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老王身边的散户要么躺平不动,要么减仓观望,“前几天追高亏了20%,现在学乖了,不管涨跌都不动,怕乱动两面挨耳光”。这恰好对应了盘面上的情况:想买的觉得没跌透不敢进场,套牢盘要么躺平要么等反弹再割,导致成交量持续萎缩。这种缩量不是跌不动了,而是资金“不敢进场、不愿离场”的矛盾心态在作祟 。

更关键的是“不确定性”压得市场喘不过气。老杨透露,现在大资金都在等三件事落地:重要会议的政策动向、国际间的经贸会面结果,还有三季报的密集披露。“没落地前,谁都不敢大动作,国家队只能靠拉权重维持指数,避免盘面太难看,这根本不是真的企稳信号。”就像霍华德·马克斯说的,现在市场不是无法预测,而是在等待明确信号,大家都在观望中准备 。

但券商分析师小李有不同看法,他觉得现在跟2022年的“下跌中继”不一样。“现在指数位置不算高,估值也在历史低位,缩量可能是抛压在减弱。”他翻出数据给股友看,最近几天虽然跌,但没有新的大利空,人民币汇率还在升值,美联储也暗示可能降息,稳经济的信号很明确。“该割肉的短期已经割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筹码要么是长期看好的,要么是深套不愿动的,只要有政策利好,稍微有点买盘就能反弹 。”

小李的观点不是没有依据。今天尾盘最后半小时,半导体板块突然有资金进场,全天净流入30亿,医药板块里的创新药赛道也在放量,这两个板块都是前期跌得比较多的。“主力可能在偷偷布局有业绩支撑的方向,毕竟半导体的国产替代逻辑还在,医药又是防御性板块里的‘安全垫’,资金避险都会往这挤 。”而且现在市场主线其实很清晰,就是AI、算力和半导体这些高景气赛道,只是情绪没跟上。

不过潜在的风险确实不能忽视。最要命的是主力资金的持续出逃,639亿的净流出不是小数目,而且这已经是连续第五天净流出。老杨提醒:“主力是市场的‘聪明钱’,他们持续卖出,说明对短期行情不看好。2015年那波调整,就是主力先跑,散户后知后觉被套在高位。”主力资金大量抛售会增加市场股票供给,一旦没有足够买盘承接,股价就会面临更大下行压力。

更让人头疼的是热点的“一日游”行情。昨天反弹的板块今天就跌,今天涨的明天能不能续上还是未知数。老王持仓的一只储能股,昨天涨4%,今天跌3.5%,“根本抓不住节奏,做T都容易做反,不光亏钱还影响心态,导致后续操作变形”。这种情况下,散户很容易被红盘指数误导,以为市场稳了就进场,结果一买就跌。

现在机构内部也吵成了两派。乐观的一派觉得,缩量下跌后,只要政策利好落地,就能快速反弹,现在是布局优质筹码的机会,应该重点关注半导体、AI算力这些有长期逻辑的板块,龙头股可以多配点,再搭些补涨股。谨慎的一派则警告,这就是典型的“诱多”,权重护盘撑不了多久,一旦护盘资金撤离,指数可能会补跌,建议先把仓位降到三成以下,留着现金等更好的机会 。

散户的操作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跟老王一样,持仓不动躺平,“已经亏了30%,割肉舍不得,只能等反弹”;有人听了老杨的建议,今天把仓位砍到了两成,“宁愿踏空也不被套”;还有些激进的,盯着尾盘异动的半导体板块加了仓,赌周末出政策利好。

小区里的张阿姨就犯了难,她上周刚跟风买了只热门题材股,现在亏了15%:“是割肉离场,还是补仓摊成本?看指数是红的,可我的票一直在跌,真怕越补越套。”她还听说现在该买指数基金,可又不知道沪深300和创业板ETF哪个更靠谱。

现在最现实的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手里的票是该割肉止损,还是扛着等反弹?如果周末出了政策利好,周一该追进去吗?要是主力继续卖,指数会不会跌破关键支撑位?那些现在加仓的,会不会成了“接盘侠”?

更核心的疑问还在后面:国家队拉权重护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真的在维稳,还是为了给机构出货腾空间?这波缩量是“下跌中继”还是“底部信号”?你手里的票是有业绩支撑的优质股,还是没逻辑的题材股?要是下周指数跌穿30日均线,你会斩仓离场还是加仓抄底?

⚠️声明:所有观点均是个人投资心得体会,和个人身边真实案例分享,供大家交流讨论,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别盲目跟风,盈亏自负!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

来源:??淡然一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