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军服务进行时】三方联动远程精准诊断,为边疆患者铺就“健康天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6 23:41 2

摘要:近日,解放军总医院与西藏军区总医院、陆军某医院三方联动,圆满完成远程实时超声动态扫查与视频会诊。近年来,医疗保障中心远程医学科与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积极推动智辅医学诊断系统建设,与传统远程诊疗深度融合,逐步形成集远程超声报告解读、远程实时超声会诊与5G远程超

三方联动

筑牢救治生命的防线

一条跨越近四千公里的光纤

一端连接着雪域高原

另一端连接着首都北京

依托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形成跨地域紧急救治的生命链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与西藏军区总医院、陆军某医院三方联动,圆满完成远程实时超声动态扫查与视频会诊。近年来,医疗保障中心远程医学科与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积极推动智辅医学诊断系统建设,与传统远程诊疗深度融合,逐步形成集远程超声报告解读、远程实时超声会诊与5G远程超声检查于一体的协同体系,在提供精准超声指导基础上,通过实时交互与案例复盘,在紧急医学援助的同时达到教学相长和协同共进的目的。

高原急情:时间就是生命

位于西藏的陆军某医院收治了1名突发急腹症的边防战士。发病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有恶心、发热,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是常见病因,但亦需警惕胆囊穿孔、化脓性胆管炎、胆管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超声检查因其无创、便捷、实时、准确的特点,是急腹症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然而面对这例较为复杂的病症,当地医院在超声诊断的精确性和经验上存在一定不足。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救治,陆军某医院迅速通过西藏军区总医院发起远程会诊申请,希望能得到权威超声专家的指导。

实时互联:影像“零时差”传输

接到申请后,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远程医学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完成三方联通会诊通道搭建。高清超声动态影像的实时、无损与稳定传输是技术保障核心,通过对会诊全程实时质量监控,实现指令与影像的精准同步,保障多方资源无缝对接。“请将探头再向右肋缘下移动一点,对,就是这里,缓慢扇形扫描。”屏幕前,专家紧盯动态图像,向远在西藏的操作医师发出指令。随着探头的移动,胆囊的形态、壁的厚度、腔内胆汁的透声情况,以及后方伴有典型声影的多颗结石,都清晰地呈现在专家团队眼前。

帮带辐射:铺就“健康天路”

“图像非常清晰。可以看到胆囊明显增大,壁毛糙、增厚,这是胆囊炎的表现,多发斑状强回声,后方声影干净,是典型的多发结石特征。”会诊专家一边分析图像,一边向操作医师和与会者讲解诊断要点。“目前看,没有发现胆囊周围积液、穿孔的迹象,这排除了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在“隔空”指导下,操作医师系统地扫查了肝内外胆管、胰腺等关键区域,进一步排除了其他疾病可能。

经过实时扫查与多学科讨论,最终明确诊断为“胆囊多发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为了降低患者病情复发风险与并发症发生概率,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了先行积极抗炎、解痉、对症支持治疗和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诊疗方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罗渝昆主任团队结合实时图像,对扫查手法、标准切面的获取、影像细节的判读、鉴别诊断的思路作了详尽的讲解。“为什么这里要重点看?”“这个声像图特征提示了什么?”“如何与类似的疾病进行区分?”……一场高水平的超声诊断带教课,在远程协作中同步完成。陆军某医院医师表示:“这种实时、手把手的指导,比看任何教材都直观、都深刻!让我们对胆囊急症的超声诊断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患者病情得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的精准诊断,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此次远程会诊通过实时带教将先进的诊断思路和技术规范“播撒”至边疆基层,帮带提升当地医疗水平,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远程医疗支援新模式,构筑起坚实的“生命健康天路”。

主管|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撰稿 | 张 坤 谢 芳

图片 | 王艳华

刊期 | 第 2958 期

总编:熊 刚

主编:史艳菊

编审:张 密 李笑一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