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这三种途径“兴风作浪”。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都可能让病毒趁虚而入。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在分娩时,会将病毒传给新生儿,这就是可怕的母婴传播。而性接触传播也不容小觑,不安全性行为就像给病毒打开了“方
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发的传染病,像隐匿的“健康刺客”,悄然威胁着众多人的肝脏健康。
传播途径,心中有数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这三种途径“兴风作浪”。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都可能让病毒趁虚而入。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在分娩时,会将病毒传给新生儿,这就是可怕的母婴传播。而性接触传播也不容小觑,不安全性行为就像给病毒打开了“方便之门”。不过,日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等,并不会传染乙肝。
症状表现,早知早防
感染乙肝病毒后,部分人可能毫无症状,成了隐匿的“携带者”。但有些人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就像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尿液颜色加深。若不及时治疗,乙肝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生命。
预防措施,简单有效
预防乙肝,关键在于“打疫苗、保安全、重筛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防护衣”。在进行医疗操作时,要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正确使用安全套。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以及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如医务人员等,要定期进行乙肝筛查。
治疗现状,充满希望
如果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也不要绝望。目前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延缓病情进展。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而且,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也在不断涌现,为乙肝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乙肝虽可怕,但可防可控。让我们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积极预防,正确治疗,共同守护肝脏健康,拥抱美好生活!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