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晚的印度赛场灯光很亮,队服是汗水烘过的味道,国旗升起来,国歌响着,大家都在往上看
亚锦赛刚捧杯,林诗栋在颁奖台上闻花差点吐了,笑翻全场
那晚的印度赛场灯光很亮,队服是汗水烘过的味道,国旗升起来,国歌响着,大家都在往上看
男团刚在10月15日击败中国香港队成功卫冕,拿下队史第25个亚锦赛男团冠军,气势正盛;
女团这边也在当天3比0横扫日本队,时隔一年把冠军奖杯又抱了回来,这是第20冠,整支队伍像一口气憋成的海风,呼啦一下吹开了焦虑
颁奖那刻,王皓带着王楚钦、周启豪、梁靖昆、林诗栋、向鹏站成一排,手里捧着花和玩偶,笑得特别松弛
镜头对过去,能看见有人忍不住想开个小玩笑,年纪轻轻的“小石头”就是那种藏不住心事的选手
他低头把花往鼻尖一凑,眉头一皱,整张脸写着“完了”,差点没绷住
“这花好臭”
他侧过身子跟周启豪嘀咕了一句,还把花往人家面前递
周启豪赶紧后仰、手一摆,两个字——不敢
林诗栋不信邪,又凑过去闻了一下,秒变“犯恶心”表情包
那一下,估计一股奇怪的味道直冲脑门,他把气咽回去,抿着嘴笑,眼神里是“我认栽了”的无奈
拍合照的时候他又没忍住,盯着手里那只玩偶,像是想确认到底是花的锅还是别的
他又闻了一下玩偶,熟悉的味道迎面而来,他吐吐舌头,彻底服了
台下笑声断断续续,镜头抖了几下,能感觉到大家都被逗乐了
你看,这就是青春,想什么做什么,真实得让人一秒放下紧绷的肩膀
这段小插曲被多家媒体转发,大象网甚至直接写了标题“亚锦赛颁奖,林诗栋闻鲜花差点要吐了”
说实话,我第一反应不是“他怎么这么皮”,而是“这花到底啥味儿”,是花材本身的味、是运输的保鲜处理,还是灯光下捂出的塑料感,谁也说不清,反正不是什么“香到晕”的路线
可也正因为这一下,紧张很久的球迷集体松了口气
这段时间男队的起伏大家都知道
樊振东去德国联赛打拼,马龙公开说不再参加国际比赛,压阵的人少了,王楚钦扛着枪,新秀林诗栋还在长身体,球迷的焦虑也不是空穴来风
能在印度把冠军拿回来,说明底子还在,但那种“稳到不能再稳”的统治感,确实需要时间和比赛去重建
有业内的声音一直提醒,国际乒乓球赛事体系变化以后,高密度赛程打在了国乒长期备战节奏的软肋上
过去那套“集中备战、精挑细打”的路子
可能得学会在密集奔波里找到第二呼吸
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在8月的乒超研讨会上也说了,乒超得当成顶级竞技的重要平台,要吸引更多高水平外援进来,把比赛的国际影响力拉上去
这话的潜台词其实很直白,强度不够就补强度,节奏不够就补节奏,环境里先把“对手”变多了,训练才更贴着实战
颁奖台上“闻花事件”的好,就好在它让人看见一个真切的林诗栋
他现在的比赛,有时是狠劲十足的直线球,有时也会有年轻人惯有的摇摆,这份不圆熟,反倒让人愿意等他变强
体育场上,严肃是必须的,快乐也别缺席
我们也不是没见过“更出戏”的瞬间
巴黎奥运会男团1/4决赛时,当值裁判忘记比分,还向王楚钦确认过几次,场面同样尴尬;
还有
女子100米蛙泳半决赛,阿根廷选手出场背后的屏幕竟然把国旗放成了中国的,她一脸懵回头确认,直播间都炸了
这些“乌龙”,到最后都成了体育记忆的一部分,给紧张的竞技多留了一点边角余地
我倒挺喜欢这样的颁奖台
一边是国歌响起的肃穆,一边是少年拎着花皱鼻子的俏皮,冠军有了,笑也有了
说到底,冠军不是终点,是又一段辛苦的起点
当我们谈成绩、谈统治力,也别忘了这些孩子先是人,再是球员,他们会累、会犯傻、会被一束“味儿冲”的花逗到干呕
接下来最实际的,还是把身体养好,节奏拉顺,赛历那么密,恢复是门学问
国乒的底盘仍在,但耐心同样重要,笑一笑,路还长
冠军在手,少年出丑也不怕,愿他把这股直来直往的劲儿留到球台上
愿这支队伍在更快的节奏里学会呼吸,在更强的对抗里赢回熟悉的掌控感
也愿这样的笑声,常在国旗升起的时刻响起
来源:体坛小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