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甘肃南部山体整体松动,岩石破碎严重,加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大大增加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经过十余年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马金珠教授对白龙江流域的地质灾害风险早已有了非常充分的认识。团队多年在白龙江流域开展泥石流灾害研究,进行系统调查与模拟实验,构建了灾害数据库与风险评估模型。他们研发多套高效防治技术,并在甘肃省多个灾害高发区成功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相关成果已支撑16条特大型泥石流沟的治理工程,争取中央资金1.56亿元,有效保护了6.45万人和55.49亿元财产安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保障。五年来,一批批兰大人深耕于灾害应急、生态治理、乡村振兴、医疗卫生、支柱产业等社会服务关键领域,以科技助力民生,以知识回报社会,以专业守护健康,用扎实的行动和无私的奉献诠释新时代高校的使命与担当,为国家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续的“兰大力量”。科技赋能 协同创新 做服务地方的主力军摘要:“汶川地震后,甘肃南部山体整体松动,岩石破碎严重,加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大大增加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经过十余年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马金珠教授对白龙江流域的地质灾害风险早已有了非常充分的认识。团队多年在白龙江流域开展泥石流灾害研究,进行系
来源:皓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