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饿几顿居然能延长寿命?还能把‘长寿基因’传给子孙后代,连第四代都能受益?这也太颠覆认知了吧!”10 月 15 日,《科学》杂志刊登的两项研究成果,让全网都炸开了锅。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团队说饥饿能让寿命最多延长 53%,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还发现饿肚子能调控免疫系统
“饿几顿居然能延长寿命?还能把‘长寿基因’传给子孙后代,连第四代都能受益?这也太颠覆认知了吧!”10 月 15 日,《科学》杂志刊登的两项研究成果,让全网都炸开了锅。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团队说饥饿能让寿命最多延长 53%,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还发现饿肚子能调控免疫系统 —— 难道咱们一直以为的 “饿肚子伤身体”,其实是错的?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科学原理?
先看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他们选了线虫当实验对象,为啥选线虫?因为这小东西生命周期短,基因和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特别适合研究寿命问题。研究人员重点盯了一个叫 LIPL-4 的基因,这基因能编码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简单说就是帮细胞 “清理垃圾”“分解脂肪” 的 “清洁工”。当他们把线虫肠道里的 LIPL-4 基因激活后,神奇的事儿发生了:线虫不仅自己活得更久,连它的后代也跟着长寿,一代传一代,直到第四代都有效果!
这长寿信号是咋传下去的?这里面有个超精密的 “分子接力赛”。首先,肠道里被激活的 LIPL-4 会催生一种叫 HIS-71 的组蛋白变体 —— 别小看这玩意儿,它和普通组蛋白不一样,不用等 DNA 复制就能钻进染色质里,还特别容易在第 79 位赖氨酸上 “戴个甲基帽子”,这个 “帽子” 就是长寿的关键标记。
然后,HIS-71 会搭个 “分子出租车”—— 卵黄蛋白,穿过组织屏障钻进卵母细胞里。到了生殖系统,另一个叫 DOT-1.3 的甲基转移酶就会上线,专门给 HIS-71 的 “帽子” 加固。研究人员试过把 DOT-1.3 去掉,结果线虫的长寿效果立马消失;再把 DOT-1.3 放回生殖系统,长寿效果又回来了。这说明 DOT-1.3 就是 “传家宝” 的关键保管员,少了它,长寿密码就传不下去。
更有意思的是,这不是 LIPL-4 基因的 “独家技能”。只要激活身体里的 “节能模式”,比如抑制 mTORC1 信号通路、激活 AMPK 能量感知蛋白,都能触发同样的长寿机制。而最容易激活这机制的,就是咱们常说的 “饿肚子”。实验显示,线虫幼虫期饿 6 天,成年后寿命能平均延长 19%,而且必须靠 HIS-71 和 DOT-1.3 才能实现 —— 也就是说,饿肚子不是瞎饿,是有精准的基因在 “指挥”。
科学家说,这可能是生物进化出的 “生存智慧”:当爸妈经历过饿肚子,就会通过表观遗传给孩子 “留一手”,让后代在缺吃少穿的环境里更能扛。网友看完直呼:“原来我爷爷饿过肚子,还能给我留长寿基因?这也太神奇了!” 不过也有人调侃:“那现在天天吃饱,是不是把‘长寿密码’弄丢了?”
另一边,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也刷新了认知:饿肚子不光能长寿,还能调免疫系统。他们发现,大脑感觉到饿,比身体真的缺能量更重要。当人或小鼠饿超过 20 小时,血液里一种叫 Ly6CHi 的单核细胞会变少 —— 这细胞是把 “双刃剑”,能帮着对抗感染,但太多了会加重炎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癌症这些毛病。
研究人员找到了幕后 “指挥官”:下丘脑里的 AgRP 神经元,也就是 “饥饿神经元”。只要用化学方法激活这些神经元,哪怕小鼠吃饱了,4 小时内 Ly6CHi 单核细胞也会减少;反过来,激活 “饱腹神经元” POMC,就算小鼠没吃饭,这细胞也会变多。这说明大脑的 “饿不饿” 信号,比肚子里有没有食物更能管免疫系统。
具体咋调控的?AgRP 神经元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给肝脏 “发指令”,让肝脏里的 mTOR 信号通路 “歇一歇”,这样趋化因子 CCL2 就会减少 ——CCL2 是吸引 Ly6CHi 单核细胞的 “小喇叭”,喇叭不响了,细胞自然就少了。这对治病太有用了,比如以后想控制炎症,说不定不用吃药,调整一下 “饥饿感” 就行。
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网友说:“那以后是不是可以故意饿一饿?既能长寿又能调免疫,一举两得!” 但也有人担心:“饿肚子对老人、小孩不好吧?万一饿出胃病咋办?” 还有人理性分析:“肯定不是瞎饿,得有科学方法,比如间歇性禁食,不能饿到低血糖。”
不过,从实验室到咱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不少坎。首先,线虫、小鼠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完全适合人类 —— 人类身体比它们复杂多了,饿肚子的时间、频率,对不同人的影响可能不一样。其次,长期饿肚子可能有副作用,比如营养不良、影响血糖,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还有个体差异,有人饿一顿就头晕,有人却能轻松扛过去,不能一概而论。
但不管咋说,这两项研究给咱们指了新方向:以后想长寿、调免疫,可能不用靠保健品,从 “饿肚子” 这种简单的事入手就行。比如现在流行的间歇性禁食,可能就是在无意中激活了这些机制。网友说得好:“原来健康长寿的密码,可能就藏在老祖宗‘七分饱’的智慧里,只是现在用科学证实了而已。”
说到底,饿肚子不是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激活身体里的
“好基因”。未来可能会有药物专门激活 LIPL-4、调控 AgRP 神经元,让咱们不用饿肚子也能享受长寿和健康。但现在,最实在的还是别暴饮暴食,偶尔给肠胃 “放个假”—— 毕竟,身体里的 “长寿密码”,可能就等着被 “饿一饿” 唤醒呢!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