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诺奖背书,实力不输藤校!加州大学今年也开始疯狂“抢人”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09:47 1

摘要:2025年10月13日,随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揭晓,本届诺贝尔奖季正式落下帷幕。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与彼得·豪伊特因在“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领域作出的深刻阐释,共同分享了这一荣誉。

2025年10月13日,随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揭晓,本届诺贝尔奖季正式落下帷幕。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与彼得·豪伊特因在“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领域作出的深刻阐释,共同分享了这一荣誉。

若论本届诺奖的“高光阵营”,加州大学系统表现尤为瞩目。目前,已有5位与加州大学系统紧密相关的获奖者,他们分别是:

Omar Yaghi: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荣获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John Clarke: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教授,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Michel H. Devoret:曾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ohn M. Martinis: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名誉教授,荣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Fred Ramsdell:本科就读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获202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自1939年以来,加州大学体系已走出超7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科研实力与学术传承可见一斑。

加州大学能成为“诺奖收割机”,源于其强大的公共属性和对基础研究的长期支持。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构成了支持“长线研究”的财政基石,让科学家能专注于意义重大的基础科学探索。

26Fall美本申请季,已经悄然拉开序幕。对于志在攀登学术高峰的申请者而言,加州大学系统及其代表的“长线科研生态”,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关注的选择。

这一支持长线研究的雄心不止于口号,更已转化为清晰的战略路线图。7月初,加州大学在官网发布《UC 2030》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在2030年之前完成:扩招20万学位、毕业率冲刺90%、师资科研全面升级。这无一不彰显了加州大学的“野心”。

25Fall加州大学总申请量微降

录取率全方位直线提升

加州大学的一波操作,在25Fall的招生数据中有了直观体现。

2025 Fall加州大学系统共收到 249824份申请,较24Fall微降0.5%。其中,伯克利、洛杉矶、圣地亚哥等6所分校申请量超10万,竞争依旧十分激烈。

总申请人数微降,主要是因为州内新生申请量减少2.6%,而国际生的申请热情,其实并未消退。

如果说25fall,加州大学的申请量算是“求稳”,那么录取率则是直线上涨。

加州大学系统本科新生综合录取率为73%,较2024年的66%显著提升,创下近10年最大增幅。具体来看:

加州州内学生录取率:77.23%(上升约7个百分点)

州外美国学生录取率:61.86%(上升约6个百分点)

国际学生录取率:69.22%(上升4.46个百分点)

9所分校的整体录取率集体上涨。其中,两所王牌分校——伯克利和洛杉矶分校的整体录取率连续第2年提升;更有5所分校录取率突破30%,默塞德分校的录取率已高达97.68%。

聚焦国际生录取率,部分分校的涨势令人意外:

伯克利分校国际生录取率几乎翻倍,从3.3%提升至6.1%;

洛杉矶分校国际生录取率升至6.43%,共录取1,555名国际生;

圣芭芭拉分校涨势最猛,从24Fall的30.19%跃升至48.1%。

这个变化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加州大学各分校正在调整其国际生招生策略。扩招大势下,国际生申请加州大学正在迎来黄金窗口期。

这一转变背后,反映出加州大学系统在财政压力与学术声誉之间的战略平衡。面对州内拨款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联邦拨款总是“节外生枝”,招收更多支付全额学费的国际学生,或将成为其维持学术资源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生源、提升校园多元化的主动举措。

然而,扩招背后,是教学资源“僧多粥少”的窘境。选课秒光、教室爆满已成常态,猛增的学生数量让现有设施超负荷运转,其教育质量能否在扩招下得到保障,正面临严峻考验。

曲线上岸加州大学新路径

费用更便宜、录取率更友好

在直录之外,不少学生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更为“友好”的上岸路径,那就是转学。

在2025fall申请季,洛杉矶分校共收到2.8万份转学申请,伯克利分校为2.3万份,其余分校约在1万份左右。与动辄10万+的新生申请规模相比,转学赛道的竞争压力明显小很多。

而转学录取率也颇具吸引力:

伯克利与洛杉矶分校的整体转学录取率分别达24% 与 23%;

其他分校多在50%–80% 区间;

国际转学生同样受益,多所分校录取率超过60%。

由此可见,在直申通道日益拥挤的背景下,转学正成为一条值得重新审视与重视的申请加州大学的新路径。

该路径常被称为“2+2”模式,即学生先进入社区大学完成两年学习,再申请转入四年制大学完成后两年学业,最终获得学士学位。由于其门槛较低、学费更为经济、灵活性高,近两年热度不断上升,特别适合希望通过“二次机会”进入名校的留学生。

与直申相比,社区大学录取难度较低,且参与加州大学“转学录取保证”(TAG)项目的学生,只要达到既定学术要求,即可获得戴维斯分校、欧文分校、圣芭芭拉分校等六所分校的录取保障。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与圣地亚哥分校虽不参与TAG,仍接受社区大学学生的常规转学申请。

除了录取率“友好”,通过这条路径上岸也更便宜。以学费为例,加州社区大学每年仅需约1.2万至1.4万美元,远低于加州大学系统国际生每年约5万至7万美元的费用。初步估算,前两年通过此途径可节省约7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

不少人会将这条路视为一条申加州大学的捷径。其实不然。

外滩君曾经采访过一位同学Max,他在加州社区大学就读两年后,成功转入UCLA。

他曾告诉外滩君:“社区大学确实是上名校的一个机会,但也不是看起来的那么轻松。想要成功,志向、规划、执行,每个环节也都有很高的要求。想上名校,社区大学是一条路,但很难说得上是一条捷径。”

26Fall的加州大学申请之路:

机会增多,不等于难度降低

在中国留学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0个留学生,9个申UC。

25Fall加州大学的录取率迎来全方位上升,但成本和挑战也在增多。

首先,学费更贵了。

从2025fall起,入学的州外本科生学费将增加3,402美元/年(约2.5万人民币),涨幅9.9%,为历史涨幅最高的一次。

而加州的消费更是出了名的“贵”,仅次于纽约和夏威夷。外滩君曾按学费、生活费、房租的相对较低水平,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如今国际生就读加州大学顶尖分校的年总费用,已逼近8万美元大关,大约58万人民币。

单从金额来看,加州大学的费用正逐渐逼近私立大学的水平。如果今年还是冲着“便宜”,申请加州大学的留学家庭,可以清醒一下了。

其次,签证更是成为赴美留学的一个“大阻碍”。

2025年F-1学生签证整体拒签率已达41%,较2013年的15%飙升近3倍,STEM专业更惨淡,拒签率高达58%。此外,H1B的10万美元申请费门槛、F-1和J-1拟取消“身份有效期”等政策变动,都在增加不确定性。

另外,加州大学26fall的招生要求将更加“严格”。

在藤校等顶尖大学纷纷重新要求标化成绩时,加州大学各分校将继续采用test-blind政策,SAT/ACT等标化成绩不再纳入考量范围。甚至招生委员会还表明,如果申请者递交标化,有可能会引起招生官的反感。

但这份“友好”并不代表申请加州大学各分校时“成绩不重要”,招生官依旧会从以下维度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估:

01

GPA

今年起,GPA计算规则出现重要调整:从9年级结束后的暑期课程,到11年级结束后的暑期课程,均可计入GPA。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有机会利用暑期课程提升GPA,但也必须保持每个阶段成绩的稳定性,任何一次松懈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除了GPA,非学术维度如特殊项目成就、学科竞赛奖项、暑校、科研等的经历,以及生活经历对学术成长的助力也可以在申请中进行体现。

02

AP校内成绩

加州大学招生官明确表示,他们会更关注校内AP课程成绩,而非AP考试成绩。如果学校对AP/IB课程数量有限制,务必在申请中详细解释这一情况。

03

语言成绩

洛杉矶分校已经正式官宣提升国际生语言成绩:托福单项从22分上涨到24分,雅思从7.0上涨到7.5。26fall申请季起,低于标准的申请人将直接不被考虑。

04

文书

加州大学招生官明确表示,如果申请者使用AI写文书,一旦被查出来立刻取消申请资格。而且同学们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加州大学有自动的AI审核系统。

另外,文书无需辞藻华丽,用朴实语言真诚表达想法、展现真实的自己即可。此外,切忌在文书中表现出对某一所分校的特殊偏爱,以免影响招生公平性。

总体而言,26Fall的美本申请,尤其是加州大学系统,如今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更容易录取”的表象之下,真正的竞争,始终在于不可替代的个人实力与清晰的学术规划。

来源:熠彤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