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农村建房的一句忠告了,也是农村老人口中常说的:“宁可房前有新宅,不可房前有旧屋”,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房子前面有“旧屋”不好吗?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最容易引起邻里矛盾的事情,就是建房子了!
别看有些邻居平时相处的很融洽,可是当你家建房子的时候,他们有的就会来捣乱了,就是不想让你家顺利的建房子!
这些年我在农村,就遇到不少这样的事情!甚至有的是亲兄弟,也会因此而反目成仇,然后老死不相往来!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农村建房的一句忠告了,也是农村老人口中常说的:“宁可房前有新宅,不可房前有旧屋”,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房子前面有“旧屋”不好吗?
老祖宗的这句看似简单的老话,实则藏着老一辈对居住环境、生活便利和房屋安全的深层考量。
这些代代相传的建房之道,不是无凭无据的迷信,而是无数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总之相信它,以后能少了很多的麻烦,不信接着往下看!
“宁可房前有新宅”,说的就是,在建房选址的时候,宁愿选择房子前面有新房子的地块来建房子!
在农村,房屋多是成片分布,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很多房子都是和左邻右挨着的,即可能房子前后左右都有房子!
房前若有新宅,意味着邻居家的房屋刚刚翻新或新建,整体的居住环境会更整洁——新宅的院墙、路面通常会打理得更规整,不会有破旧房屋常见的杂草丛生、杂物堆积问题。
更重要的是,愿意建新宅的人家,往往对生活有积极的规划,邻里之间更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帮衬的氛围。
日常里,也不会因旧屋年久失修产生的漏水、墙体脱落等问题引发矛盾。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建的房子,这样至少短期内不会推到重新建房子了,甚至几十年就不会建新房子了!
这样对自家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房前新宅的高度、布局通常会遵循当地的建房习惯,不会过度遮挡自家的采光和通风,居住起来更舒心。
而“不可房前有旧屋”,则藏着对“安全隐患”和“生活不便”的担忧,尤其是担忧后期他们翻修新房子影响到自己家。
首先是安全问题,农村的旧屋大多是砖木结构,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雨,墙体可能早已开裂、屋顶的瓦片松动,遇到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很容易发生墙体倒塌、瓦片坠落的情况,对自家进出的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构成直接威胁。
其次是卫生隐患,旧屋若长期无人居住,容易成为老鼠、蛇虫的藏身之地,这些害虫会顺着院墙或路面跑到自家院子,不仅破坏家具,还可能传播疾病。
再者,旧屋的存在,到时候对自家也是一大很大的威胁,到时候大概率会推到重建,如果他们建的房子更高,更大,不仅会影响到出行,对后面房子的采光影响也很大,这样就容易引起矛盾!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房前的旧屋的产权归属往往复杂,协调起来十分麻烦。就怕一些老人已经去世了,又没有具体的产权证明,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然就会导致纠纷,影响邻里和睦!
当前在农村,很多人家建房子,发生纠纷,也多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是因为产权不明,尤其是老房子推到重建的,更容易和左邻右舍发生纠纷!
老一辈的建房之道,本质上是“趋利避害”的生活哲学。他们不追求所谓的“风水玄学”,而是更看重房屋与环境、与邻里的适配性,更在意居住的安全与便利。
如今农村的建房条件虽然好了,高楼洋房越来越多,但这些老俗语里的智慧依然值得借鉴——无论是选宅基地,还是规划房屋布局,多考虑一点安全,多兼顾一点邻里,才能让家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是舒心安心的港湾。
来源:三农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