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超硬材料到稀土永磁,再到半导体、核聚变,咱们国家在硬科技领域的布局越来越清晰。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些领域到底在搞什么,顺便提几家相关的上市公司。名单仅供参考不作投资依据。
从超硬材料到稀土永磁,再到半导体、核聚变,咱们国家在硬科技领域的布局越来越清晰。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些领域到底在搞什么,顺便提几家相关的上市公司。名单仅供参考不作投资依据。
以前觉得金刚石就是钻石,现在才发现它在工业上是个“硬通货”。比如切割半导体晶圆、制造高精度刀具,都离不开它。国内像力量钻石、黄河旋风这几家,已经能自己生产功能性金刚石材料,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中兵红箭旗下的子公司还是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商,军工领域也用得上。
最近人形机器人订单不断,特斯拉也在加速量产,背后的关键材料就是稀土永磁。它能让电机更小、动力更强。北方稀土是国内轻稀土开采的老大,金力永磁专注高性能磁材,厦门钨业则在中重稀土上有优势。这行业现在成本涨、需求旺,景气度很高。
上海微电子、宇树机器人这些还没上市的公司,背后其实有一批上市公司在支持。比如卧龙电驱是宇树机器人的电机供应商,华建集团参股上海微电子。这些公司一旦上市,相关合作方可能跟着受益。
从操作系统到工业软件,咱们正在一步步摆脱依赖。华为鸿蒙生态里有润和软件、软通动力参与;工业设计软件中,中望软件的CAD已经能用。虽然和国外还有差距,但至少迈出了步子。
半导体设备长期被国外卡脖子,但国内企业正在突破。新莱应材提供高纯洁净材料,江丰电子做半导体靶材,奥普光电参与光刻机研发。这次湾区半导体博览会,新凯莱可能会展示新技术,值得研究。
核聚变发电清洁、高效,虽然还没商用,但国内已有布局。东方电气在做超强磁场装置,久立特材提供冷却管道,永鼎股份研发超导电缆。这领域虽然遥远,但每一步进展都意义重大。
钨、钼、镓、锗……这些名字生僻的金属,其实是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的关键材料。中国在多个品种上储量丰富:厦门钨业的硬质合金刀具出口全球;云南锗业的红外锗片用于军事探测;华友钴业的钴材料支撑新能源电池;宝钛股份的钛合金是C919大飞机的“骨架”。
这些资源一旦管制,全球产业链都会得震动。
东方锆业和东方钽业。都是全球或国内唯一的产业链供应商,掌握着具有全球垄断性的氧化锆和钽铌产业。
华友钴业和寒锐钴业都是全球钴盐和钴粉产业龙头。
云南锗业和驰宏锌锗,在金属锗产业垄断全球超过50%的产能。
最后老套路总结一下:从材料到设备,从能源到软件,中国正在一批“卡脖子”领域加速自主化。这些领域虽然专业,但和国家安全、产业升级息息相关。普通人未必直接参与,但多了解一点,至少能看懂趋势。
重要提示:本文涉及的上市公司仅供参考不作投资依据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