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多家老面包店突然关门 网红蛋糕消失在街角 老顾客在店铺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5 22:01 1

摘要:“昨天路过庆春路,85度C的招牌没了,换成鲍师傅的红底白字,像被谁偷偷换了人生。

“昨天路过庆春路,85度C的招牌没了,换成鲍师傅的红底白字,像被谁偷偷换了人生。

”——杭州姑娘小赵的朋友圈配图,是2013年她在这儿买的第一个海岩咖啡,杯套还留着“生日快乐”四个圆珠笔字。

点赞48条,评论区一水的“我也是”“青春散场”。

没人料到关店来得这么急。

春节前滨江银泰店还挂着红灯笼,元宵没吃完,卷帘门就贴出“设备维修”,再路过时玻璃上只剩一张A4:本店停止营业,会员可至最近门店。

可“最近”已经跑到15公里外。

富阳店更离谱,蛋糕柜里剩半只草莓奶油,保鲜灯还亮着,像等人给它收尸。

官方年报终于揭开遮羞布:2023年大陆一口气关掉87家,创历史纪录,门店数从巅峰600+直接砍到400出头。

算笔粗账,平均4天消失一家。

租金涨42%,产品才敢涨15%,利润被房租、人工双面煎,谁扛得住?

苏州中央工厂干脆“躺平”,产能砍半,改让区域代理接烂摊子,面包坐一天冷链才到店,口感秒变压缩饼干,老顾客咬第一口就翻脸。

更扎心的是消费习惯早换了赛道。

美团数据甩脸:现在63%的人买面包顺手带杯现制茶饮,喜茶、奈雪把面包房当副业做,85度C却守着“纯烘焙”的老剧本,像还在用诺基亚按键机打王者。

Z世代调研里,把它放首选的只剩11%,甚至低于“楼下不知名小店”。

没人愿意为情怀反复啃干巴吐司。

品牌也想过自救。

上海静安寺新开的“精品店”够拼:现磨咖啡吧台、烘焙体验区、冷白光+原木桌,拍照出片率100%。

可价格跟着颜值飞,一杯美式涨到28,海岩咖啡升级成“海盐芝士冷萃”卖38,老顾客喝完第一句“抢钱?

”转身回公司点9块9的瑞幸。

情怀抵不过钱包诚实。

有趣的是,大家越骂越怀念。

抖音#寻找初代海岩咖啡#话题三天冲了1200万播放,网友晒出2009年杯套、2011年积分卡、2013年婚礼蛋糕订单。

有人驱车跨城,只为问一句“你们店还有海岩吗?

”店员摇头,他站在柜台外像失恋,“味道忘了,就记得那年加班到十一点,它甜得刚好。

情怀不能当房租,却能当流量。

鲍师傅、泸溪河吃相不客气,直接接盘黄金铺位,杭州庆春路原址改成鲍师傅旗舰店,开业当天队伍绕两圈,拍照打卡的背景墙正是当年85度C婚礼蛋糕的C位。

老顾客边排队边骂“没良心”,身体却诚实掏出手机扫码,真香永远不过时。

台资烘焙的集体黄昏,说到底是“中产滤镜”碎了。

当年一杯海岩咖啡=小资入场券,如今9块9拿铁管饱,面包要现烤、咖啡要手冲、门店要出片,最好还能加根烤肠。85度C慢半拍,就永远追不上。

关店不是结束,是时代在甩人,连句再见都懒得说。

还在囤储值卡的人,赶紧查查余额;想打卡最后一杯的,别挑了,说不定明天醒来,门口就只剩一张“设备维修”。

青春散场从不打招呼,它先关掉灯,再让你自己摸黑回家。

来源:布拉格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