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次关税消息一落地,美股盘面立刻跳水,三分钟里蒸掉的市值让华尔街屏住呼吸,交易大厅只有鼠标的敲击声。美国国内的基金经理随后忙着减仓,担心继续下沉的浪潮卷走手里最后一点流动性。
特朗普突然扬言要把中国商品税率翻番。
不到半天,白宫另一个声音却说要缓和。
上一次关税消息一落地,美股盘面立刻跳水,三分钟里蒸掉的市值让华尔街屏住呼吸,交易大厅只有鼠标的敲击声。美国国内的基金经理随后忙着减仓,担心继续下沉的浪潮卷走手里最后一点流动性。
随后接受电视采访的格里尔给出截然不同的表态,他说现在动用极端税率“不合时宜”,但一句话也没忘记补上“随时准备”,试图留住强硬形象。两种声音隔空摆上台面,美国观众看得眼花,不知道该信哪一个。
标普500指数瞬间蒸发七千亿美元
对市场来说,这个数字够吓人。期权交易员临时调高波动率预期,国债收益率也跟着晃动。资本比任何人都清楚,高税率并非纸面游戏,它会直接推高进货成本,零售商第一时间计算上调标签价所需的幅度。
特朗普的班底并没停手,他在不同行业连续开火。前脚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刚落笔,后脚港口费又给中国船舶添了重负,轮到家具、卡车、医药、起重机,再到半导体零组件,加征消息像密集鼓点一样砸向新闻栏目。
中国三张牌迅速落地
第一张稀土管控牌直接锁住美国高科技和军工的关键原料,出口审批从严到极致。第二张港口服务费对等加收,美国船只靠岸多掏的钱由进口商买单。第三张则是对高通启动反垄断调查,专利费率和市场份额都被放进放大镜。
短时间内,美国相关行业的供应链调度表被迫重写。稀土库存告急的通知一份接一份传到五角大楼和硅谷,港口航运公司开始核算新增成本,芯片企业担心被调查结果牵连利润,电话会议排到深夜,气氛压得每个人说话都放低声音。
格里尔改口只是为了稳情绪
这是很多分析师给出的判断。美国政府内部清楚,若市场恐慌蔓延,年底消费旺季就会失去支撑。明面上说要“平衡持久”,实则争取时间,让资本缓口气,再找筹码重新谈判。
特朗普擅长把对手拖进情绪战,他让媒体高声宣告“全面出击”,把加税、调查、停批许可证交替摆出,好像随时可以再加一拳。他自己也知道真正动手成本太高,所以更愿意把舞台效果做足。
中国的回应专挑关键部位
稀土、航运、芯片,这三块互不重叠,却都顶在美国短板上。美国想快速转移供应链不现实,想找到替代资源更不容易。短期内只能面对高成本或者停产两条路,这比单纯的口头威胁要实在得多。
市场对比双方动作后得出直观答案:谁的底牌厚,谁就能多说一句话。于是美元指数震荡下行,避险资金回流黄金和日元,美联储官员在公开讲话里开始频繁提到“外部风险”这个词。
特朗普这边继续用社交账号发帖,字数一千多,情绪激烈,却没有给出接下来具体步骤。围观群众评论里有人欢呼有人质疑,真正做生意的公司却盯着成本线发愁,不敢贸然下单。
加征100%关税暂时停在嘴上
国家安全、就业、选情,这些都被拿来做谈判标签,但决定权最终还是市场表现。只要股市和消费数据不好看,任何强硬口号都会被现实冲淡。格里尔的软化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离亚太经合会议只剩不多的日子,中方已经把三张牌摆在桌面,美国若想换来喘息,就得端出等量筹码。华盛顿内部正在权衡让步幅度,担心步子大了被指责软弱,步子小了又敷衍不了对手。
中国企业方面暂未显示收手动作,出口审批、港口收费、反垄断调查都在按既定节奏推进。多位业内人士判断,现阶段不会轻易调整,除非美方拿出可见的实质方案,而非一句“愿意和平”就够。
过去几年,中美之间的交锋已经让双方都熟悉彼此的底线。外界关心的焦点也从口号转向实际措施:加收税率到底落不落实?稀土审批真会卡多久?高通的调查会不会出巨额罚单?每一步都牵动着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和供应合同。
来源:木子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