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美国政府问责署根据埃隆·马斯克的要求,公开了审计文件,直接戳破了这些数据背后的水分。F-22的F119发动机,海平面推重比只有7,F-35的F135更惨,才6左右,可他们对外宣传的都是10以上。
说起美国军工那点事儿,总让人觉得他们爱吹牛皮,这次F-22和F-35的发动机数据被扒出来造假,更是把这习惯暴露得淋漓尽致。
2025年2月,美国政府问责署根据埃隆·马斯克的要求,公开了审计文件,直接戳破了这些数据背后的水分。F-22的F119发动机,海平面推重比只有7,F-35的F135更惨,才6左右,可他们对外宣传的都是10以上。
这不光是数字游戏,还牵扯到全球军备的节奏,中国航空发动机团队追了二十多年,结果发现对手的指标是水分多过实打实的性能。这事儿的影响,不止是技术层面,还搅动了整个产业链和战略布局。
马斯克这人,从SpaceX搞火箭到特斯拉推电动车,一直是搅局高手,2025年他接手DOGE部门后,直奔五角大楼的开支账本而去。
2月7日,特朗普公开指示他和团队审查国防预算,重点挖浪费和欺诈。结果呢,没过几天,2月12日的审计报告就扔出重磅:F-22和F-35的发动机性能数据严重虚标。
普惠公司的F119发动机,实际干推力26,000磅,加力后35,000磅,重量2270公斤,推重比顶多7,在高空同温层勉强摸到10,但海平面条件下一塌糊涂。F135发动机更尴尬,重量2900公斤,推重比6.7,宣传时却说成11.7以上。
这审计不是空穴来风,马斯克的团队翻了成堆的原始测试日志和国会报告,对比公开规格,一目了然。国防部这些年审计从来没过关,海军陆战队勉强及格,其他部门全是红灯。
马斯克在X上发帖,直言这是“数百亿的欺诈”,还附上表格数据。媒体一窝蜂跟进,CNN和BBC都出来辟谣,说他夸大其词,但文件摆在那儿,原始推力曲线和重量记录清清楚楚。
普惠公司赶紧回应,说计算方式不同,极端条件下能达标,可这借口站不住脚,早年的提案书里就写明海平面静止推重比目标10,现在实际数据低一截,明显是降级了。
军工这行当,美国人习惯先许愿,后缩水。从90年代F-22项目启动,国会拨款时指标定得天花乱坠,F119的提案推重比直奔11,结果测试时材料疲劳、重量超标,只能调低。
2001年F-35项目上马,F135继承F119技术,本该更强,可成本飙到1.7万亿,性能却打折。审计文件显示,2006年F-35首飞时,爬升率和机动性就没达标,工程师在报告里手动优化曲线,糊弄过去。
这套把戏不是头一回了,2021年一家铸造厂承认军舰钢材测试造假,钢材用到航母和核潜艇上;2024年印度裔科学家迪亚斯超导研究被扒出数据伪造,直接丢了教职。美国科研圈就这样,PPT亮眼,实物拉胯。
对中国来说,这事儿来得太及时。过去二十年,情报简报里F-22推重比10的数字像座大山,压得航空发动机团队喘不过气。沈阳所的涡扇15项目从2006年立项,资金和技术全往高推重比砸。
结果2013年定型试验推重比10.87,稳稳超过对手。可当时谁知道美国数据是假的?现在审计一曝光,才明白自己没白追,这不光省了冤枉钱,还让战略调整来得更稳。
发动机推重比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推力除以重量,决定了飞机速度、爬升和机动。F-22的F119宣传时,干推26,000磅,加力35,000磅,推重比10,听着多牛。可实际重量2270公斤,海平面静止条件下,推重比只有7,空军事实表上也承认典型作战重量下才接近1.08。
F-35的F135更水,43,000磅推力,重量2900公斤,推重比6.7,从原先的9-10降到7。为什么造假?简单,国会拨款看指标,洛克希德和普惠得先画大饼,项目启动时许诺天下无敌,中间技术卡壳就降级,报告里数字一调,过关了。
这水分不是小打小闹,影响了整个供应链。F-22生产线2011年停产,只造了195架,成本每架1.5亿刀,就是因为性能没达标,国会砍预算。
F-35到现在交付延误,2024年空军还放弃下一代空中优势机NGAD研发,稀土供应被中国卡脖子,材料短缺让工艺跟不上。审计文件里,F135的台架测试数据低得可怜,F-135-PW-400推重比6.35,PW-600更低到5.6,远低于宣传的第四代标准。
国防承包商这帮人,习惯性说三分做七分,远征战车EFV项目就是例子,海军陆战队要水上速度如摩托艇,结果几年折腾下马,中国05式两栖车稳稳装备,全球领先。
对中国航空工业,这造假案等于解了心结。涡扇15最大推力18.5吨,推重比10.87,2012年地面试车就验证了,2023年装歼-20,爬升率和机动性全线超标。
过去情报误导,团队以为落后,拼命攻关合金和叶片,现在一看,美国人自己都没到10,中国早超了。高超音速动力上,2022年中国风洞验证领先,涡轮发动机赶超不是梦。稀土矿藏和技术全在手,实验规模大,材料反复试,F-22的单晶叶片技术,中国也摸透了。
全球看,这事儿戳破了美国科技霸权的泡影。盟国买F-35,花大价钱,结果性能拉胯,澳大利亚和日本飞行员训练时机动响应迟钝,日志里记录一清二楚。
军售合同里,推重比指标成关键,虚标一曝光,洛马股价跌,普惠重组测试协议。2025年9月,国防审计局补报告,继续追查,承包商整改生产线,拆旧涡轮换新组件。
美国军工的PPT文化,根深蒂固,从冷战时就爱炒概念。六代机NGAD,2024年底空军宣传要秒杀歼-20,2025年1月重审合同,延后到2026,设计师改草图,预算辩论没完。
2024年底中国歼-36概念验证机首飞,稳扎稳打,没吹牛。发动机这块,F-22的 supercruise 宣传超音速巡航,实际需加力辅助,日志显示曲线低谷多。F-35的低可观测性,涂层施加时工人均匀刷子,测试时雷达反射超标。
对中国,这造假等于战略警醒。过去军备竞赛,资金倾斜高推重比,研究所加班风洞模拟,现在澄清后,预算优化,车间起重机吊新合金坩埚。
美国人说得到做不到,中国不吹牛做得到。未来,中国高科技研发,彻底甩开依赖,合金潜力发挥,稀土开采卡车排队。这弯路走过,出路更宽。
来源:南宫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