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乐陵:“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23:01 1

摘要:点进直播间,屏幕里那口老汤“咕嘟咕嘟”冒泡,弹幕齐刷“抢不到”,我反手就下单两只,顺便把这家厂子扒了个底朝天。

“一只扒鸡,凭啥日销3万只还不翻车?

”——刷到这条抖音的时候,我正啃着外卖里的半成品鸡胸,瞬间觉得味同嚼蜡。

点进直播间,屏幕里那口老汤“咕嘟咕嘟”冒泡,弹幕齐刷“抢不到”,我反手就下单两只,顺便把这家厂子扒了个底朝天。

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人家把百年老汤塞进芯片里,油温波动控制在±1℃,连鸡爪子都能被AI挑出0.5%的瑕疵,难怪网友喊“吃过就回不去”。

先说最狠的——产能直接翻倍,靠的却不是多招工人,而是给挂鸡链条装上“外挂”。

原先一条线吊着鸡晃悠半天,现在链条自己会变速,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一天三万只鸡排好队自动“跳伞”,工人只负责最后把袋子封口,手速再快也追不上机器。

更离谱的是,电费还降了三分之一,相当于每天省出五百块电费,一年下来白捡一辆特斯拉。

老有人担心机器味会冲淡老汤香,厂长直接甩数据:关键工序自动化率92%,但老汤配方还是第七代掌柜手写的,纸都泛黄了。

每天凌晨四点,老师傅照样拿勺子撇沫,只是旁边多了个探头,实时把汤色、粘稠度翻译成数据,一旦偏离“祖传真值”,系统立刻报警,比徒弟还懂行。

传统和智能各守一摊,谁也不抢谁饭碗。

别以为只有鸡在卷,去年新上的鱼罐头线更疯:单批次2.8万瓶,扎丝、贴标、码垛一条龙,机械臂“咔哒”一声,瓶盖扭矩精确到0.1牛·米,手抖星人再也不用担心溅一身汤。

直播间里,主播把罐头往桌上一磕,汤汁立住不洒,弹幕瞬间刷“牛顿看了都得喊哥”。

靠着这条线,厂里顺手拿下HACCP和FSSC22000双认证,出口日韩的订单直接排到明年三月。

最戳我的是他们搞的那套区块链溯源。

扫码进去,鸡从哪来、吃了啥饲料、哪天屠宰、哪锅老汤卤的,全链路上链,连运输温度都实时更新。

有人吐槽“一只鸡而已,至于吗?

”评论区立马有人回怼:“花同样的钱,谁不想吃得跟皇帝似的明白?

”一句话,把“智能制造”翻译成“我吃得安心”,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当然,也不是没踩过坑。

去年麻辣藤椒味刚上线,AI检测系统把“麻度”标成微麻,结果一批四川网友收到货直接辣到原地起飞,差评刷到飞起。

厂里连夜把算法拉回“川渝区特麻”档位,顺带让老师傅尝了三天花椒,嘴都木了,才重新校准。

现在新品上市前先内部“试辣群”,员工辣到流泪才能出厂,网友笑称“辣度内卷第一名”。

看完只想说:别再骂“老字号”只会卖情怀了,人家把情怀写进芯片,把老汤熬成数据,一边守着百年味,一边把效率拉到满格。

下次再有人说“中国制造只会堆人力”,直接把这篇甩过去——一只鸡都学会用5G排队了,还有啥不可能?

来源:小唐聊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