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续三站一轮游”这六个字像胶布一样贴在他名字后面,撕都撕不掉,直到昨晚他把韩国两个人一口气剃了光头,胶布才啪一声掉地上。
“连续三站一轮游”这六个字像胶布一样贴在他名字后面,撕都撕不掉,直到昨晚他把韩国两个人一口气剃了光头,胶布才啪一声掉地上。
张本智和赢安宰贤、赵大成,比分都是3-0,局分最松的一局也只让对手拿到7分。
这不是简单的“回魂”,而是把最近三个月的窝囊当场打包扔进了垃圾桶——WTT大满贯、冠军赛、中国大满贯,他最长只撑到第二轮,世界排名从第3滑到第9,日本国内论坛刷满了“张本危机”四个字。
日媒把这场球叫“止血战”,《东京体育新闻》甚至用了“复活”这种听起来像漫画的标题。
但现场镜头更诚实:每拿一分,他先往教练席瞪一眼,确认自己真的没看错计分牌,然后才挥拳,像怕把好运吓跑。
亚锦赛确实是他私藏的小福地。
去年男单决赛,他4-3林诗栋,让日本等了40年的亚锦赛单打冠军落袋,那一晚日本推特热榜前十个话题,九个是他名字。
把时钟再往前拨,2017年他13岁,第一次打亚锦赛就掀了张继科,全场那个“小孩赢了”的尖叫声,现在B站弹幕还在刷。
可福地也会翻脸。
今年团体赛,他如果半决赛再碰王楚钦,交手记录是1胜5负,唯一赢的那次还要追溯到2022年成都团体赛。
更扎心的是,那五场失利里,有三场他先拿到赛点,被王楚钦连追三分反杀,球迷给他P图“赛点黑洞”,黑得发亮。
日本队想靠他一人爆破中国整条防线,听起来像让一个人去拆炸弹,还得剪对颜色。
但日本教练田势邦史偏偏就这么打算:张本固定打一单,双打拆开配,摆明“先抢两分,再偷一分”的赌徒思路。
中国队这边,王楚钦如果出任一单,第二盘大概率对上张本,直接把悬念拉到MAX;要是秦志戬玩轮换,把樊振东摆去三单位置,张本就得在第四盘再出场,那时候可能全场2-2,压力锅直接爆盖。
数字更冷:中日男团近十年在世界大赛相遇15次,日本赢过1次,还是2016年吉隆坡世乒赛,水谷隼连克许昕、张继科的神仙日。
此后八连杀,日本连决赛地板都没摸到。
所以张本自己也说:“我们不被看好是正常的,但乒乓球不是数学题,是打出来的。”
他这句话有底气。
韩国这场,他发球轮得分率71%,比今年WTT平均值高了整整18个百分点;反手快撕斜线,时速94公里,现场测速仪直接闪红灯。
更关键的是,他整场没摔拍子,没朝裁判吼,情绪锁得死死的——过去三个月,他输球有一半输在情绪翻车。
情绪管理是他爸张本宇最近给他开的“小灶”。
训练馆里贴了一张A4纸,写着“先深呼吸,再瞪计分牌”,看着像幼儿园标语,但昨晚他真照做了,效果肉眼可见。
日本电视台把这段剪成动图,播放量两小时破百万,评论区最高赞是“原来张本也会长大”。
可半决赛不是温情戏。
中国队五个人世界排名都在前十,日本队除了张本,第二高的是户上隼辅,世界第23,差距像一条河。
日本网友已经提前自嘲:“我们二单、三单的任务是——把比赛拖到张本再出场,然后集体合十。”
听起来心酸,但竞技体育最不缺的就是“离谱”二字。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新加坡女队硬把中国拉下马,赛前也没人信。
张本要真想再写一次“离谱”,就得把昨晚那种“我先信自己,再管你是谁”的狠劲,原封不动搬到王楚钦面前。
至于观众,其实只需要记住一个时间点:周五晚18:30,首盘单打开球。
如果张本能先声夺人,比赛就会瞬间从“例行公事”变成“心跳加速”。
要是他第一盘就跪了,日本队的士气大概率像多米诺骨牌,一路倒到底。
所以,别把这场半决赛想成简单的“中国稳了”。
张本智和已经亲手把“一轮游”的标签撕了,下一步,他打算撕的是更厚的墙纸——上面写着“中国长城不可破”。
能不能撕动,周五见。
来源:玩咖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