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办事有多爽?企业不用跑断腿,服务直接“送上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7:06 1

摘要:之前总听人说开公司、办业务要跑好几个部门,填一堆表,折腾大半个月都未必能搞定。但最近在重庆,不少老板发现办事越来越像“网购”——打开手机点一点,材料线上传,不用来回跑,手续很快就办好了,这背后其实是重庆在营商环境上的大改革。

之前总听人说开公司、办业务要跑好几个部门,填一堆表,折腾大半个月都未必能搞定。但最近在重庆,不少老板发现办事越来越像“网购”——打开手机点一点,材料线上传,不用来回跑,手续很快就办好了,这背后其实是重庆在营商环境上的大改革。

最直观的就是开办企业的速度。以前开家小餐馆,得先跑市场监管局办营业执照,再去办食品经营许可证,跑两趟不说,还得等好几天。现在重庆把这些手续打包成“服务包”,一次申请就能同步办理,甚至当天就能拿到电子证照。有朋友上个月开奶茶店,在“渝快办”上填了信息、传了材料,第二天就收到了营业执照和许可证,连门都没出。据说是已经有32万多家企业享受到了这个便利,对小创业者来说,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天,就能早一天开业赚钱,这点太关键了。

企业迁移也是个大难题,以前跨区迁公司,社保、税务、工商都得分别跑,光准备材料就要花一周。现在重庆搞了“零跑腿”迁移,不管是在市内迁,还是往四川迁,都能网上办。有个做建材生意的老板,之前把公司从渝中区迁到成都,本来以为要两头跑,结果在网上提交申请后,数据直接流转,3天就办完了所有手续。目前已经有8万多家企业尝了甜头,尤其是川渝两地的企业,不用再为了迁移来回折腾,跨省做生意也更方便了。

除了办事快,重庆对企业的帮扶也很“精准”。比如个体工商户,以前信用出了问题很难修复,现在重庆能自动帮81.7万户个体户修复信用,不用自己跑申请。还有融资难的问题,重庆搞了“渝个贷”“渝质金服”这些专属产品,企业不用再靠“人情”贷款,凭质量管理水平就能拿到钱,已经帮企业融了30多亿。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做火锅食材的小厂,之前因为缺资金扩不了产,靠“火锅食材质检中心”的认证拿到了贷款,现在生意越做越大,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不过我觉得最值得点赞的,是重庆的“包容监管”。对新技术、新业态,不是一上来就严管,而是搞了“沙盒监管”——比如对直播带货、智能网联汽车这些新领域,在可控范围内给企业试错空间。有个做自动驾驶的公司,就是在“沙盒”里测试技术,不用怕刚起步就被复杂的规定束缚,现在已经和长安汽车合作推出了新车型。这种“既鼓励创新,又守住底线”的方式,让企业敢闯敢试,也让重庆的新产业发展得更快。

当然,改革也不是完美的。比如有些偏远区县的老人开小卖部,不会用智能手机线上办事;还有些企业不知道有“信用修复”“专属贷款”这些政策。如果能让社区网格员多上门指导,或者在政务大厅设专门的“帮办岗”,针对不同群体搞点“定制服务”,就能让更多人享受到便利。

总的来说,重庆这些改革不是喊口号,而是真真切切帮企业解决难题。从“跑断腿”到“零跑腿”,从“多部门”到“一站式”,改变的不只是办事流程,更是政府服务企业的态度。未来要是能把这些好做法复制到更多领域,比如企业注销、项目审批,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来重庆创业,这座城市也会越来越有活力。

来源:饺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