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净利飙8倍封板!稀土板块要跟涨?散户追不追看这3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15:34 1

摘要:10月15日的稀土板块透着股“分裂感”:盛和资源一开盘就被封死涨停,单日成交冲至85.97亿元,换手率飙到18.21%,完全是狂欢模式。而这一切的引爆点,是前一晚披露的业绩预告——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7.4亿至8.2亿元,同比暴涨696.82%至7

10月15日的稀土板块透着股“分裂感”:盛和资源一开盘就被封死涨停,单日成交冲至85.97亿元,换手率飙到18.21%,完全是狂欢模式。而这一切的引爆点,是前一晚披露的业绩预告——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7.4亿至8.2亿元,同比暴涨696.82%至782.96%,扣非净利增幅更夸张,达到769.06%至864.76% 。

但诡异的是,同板块的北方稀土跌了4.04%,中国稀土跌了3.16%,全天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超90亿元。一边是龙头业绩炸雷式增长,一边是板块内部分化严重,散户看着涨停板犯了难:这波行情是只属于盛和,还是整个稀土板块的机会?到底该追还是等?这三个核心问题必须先掰扯明白。

不少人看到盛和的业绩就想跟风,但先别急,得搞清楚这8倍增长是“个例爆发”还是“行业缩影”,这直接决定了后续板块能不能跟涨。

先说共性的行业红利,这是业绩爆发的基础盘。2025年的稀土市场就是“供需两端一起发力”:供给端持续收紧,10月10日北方稀土等巨头刚把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价格上调37%,这已经是连续第五次涨价了,从2024年三季度至今累计涨幅超56%。9月末氧化镨钕价格比二季度末涨了26.43%,最高摸到过82万元/吨,年内涨幅快80%了。价格涨了,企业利润自然水涨船高,北方稀土前三季度净利也同比增272.54%至287.34%,就说明这不是盛和一家的运气,而是整个行业的景气度在托底 。

但盛和能封板,自身的“独门武器”也很关键。这家公司早就不满足于国内那点配额了,坦桑尼亚的Fungoni项目一号生产线去年底就投产了,到今年9月已经有10万吨重矿物/年的选矿能力,还在推进另外两个海外项目,原料成本比国内低不少。更妙的是废料回收业务,旗下两家公司到2025年能实现1万吨/年的回收能力,这部分业务受政策鼓励,成本还可控,相当于多了个“利润补充器”。再加上3月份刚收购了重稀土分离企业江阴加华,冶炼能力也提上去了。简单说,盛和是“行业红利吃到了,自身优势又够硬”,才比同行涨得更猛。

所以结论很明确:盛和的爆发有行业普遍性支撑,但个股的资源布局和业务结构差异,决定了板块不会“齐步走”,这也是15日板块分化的核心原因。

判断整个板块能不能承接盛和的热度,不能看情绪,得盯紧供需、政策、资金这三个硬指标,它们才是行情的“发动机”。

先看供需,这是最扎实的支撑。供给端几乎是“锁死”状态:国内今年稀土开采配额增速放缓,工信部还首次把进口矿纳入配额管理,总量同比压缩了5%。缅甸那边更糟,边境问题导致9月进口量骤降88%,中重稀土的供应缺口直接拉大到5.8%。需求端却在“多点开花”: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要突破3000万辆,人形机器人开始产业化,光这两个领域就把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拉得增长超17%。中信建投都预测了,2025到2026年全球氧化镨钕会持续供不应求

政策端更是“重磅加码”。10月9日商务部刚发布公告,把稀土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甚至回收的全产业链技术都纳入出口管制,连给境外提供相关技术支持都要许可。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等于把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技术命门”攥在了手里。海外想自建产业链?成本高、技术难,没个三五年根本搞不定,中国的主导地位更� �了,机构都说这是“价值重估的开始” 。

但资金面暂时还没形成共识,这是眼下最大的短板。10月15日盛和涨得欢,但北方稀土净流出7.52亿,中国稀土净流出1.96亿,板块整体是“单点热、全局冷”。虽说北向资金在悄悄加仓,10月9到14日四天就买了北方稀土31亿,但内资机构还在调仓,没形成集中流入的态势。不过也不用太慌,10月13日稀土永磁指数单日涨了7.28%,年内都涨超80%了,说明资金对这个板块的关注度一直在,只是需要个契机形成合力 。

综合来看,供需和政策都站在多头这边,资金分歧只是短期现象,板块后续跟涨的概率不小,但不会是“普涨”,大概率是龙头领涨的结构行情。

面对盛和的涨停诱惑,散户最忌“头脑一热就冲”,必须围绕“业绩、价格、估值”这三个核心指标做判断,这是避免被套的关键。

1. 先看业绩:别被“单点爆发”骗了

散户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盛和的业绩等同于全板块的机会。得先确认两点:一是龙头业绩是否同步,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的净利增幅是不是跟产品价格涨幅匹配,比如北方稀土增270%以上,这就靠谱;二是看业务纯度,有些公司号称“稀土概念股”,但稀土业务占比不到30%,这种“伪稀土股”坚决别碰;三是盯扣非净利,盛和的扣非增幅比归母还高,说明是主营业务赚的钱,要是某家公司靠卖资产、政府补贴增利,那根本没参考价值 。

2. 再盯价格:追涨前先看“量价齐升”没

稀土是典型的“价格驱动型”板块,股价涨不涨,全看产品价格硬不硬。散户可以每天查两个数据:一是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氧化镨钕价格,现在虽然从82万回调到53-54万区间,但要是能稳住55万以上且成交量放大,说明上涨逻辑还在;二是磁材企业的排产,中信建投说部分企业订单排到10月中旬了,要是能延续到四季度末,上游价格肯定有支撑 。千万警惕“无量涨价”,要是价格涨了但成交冷清,很可能是虚的,追进去就容易站岗。

3. 最后算估值:别把“中等估值”当安全垫

现在稀土板块平均PE大概35倍,盛和39倍,北方稀土40倍,处于近3年中等偏上水平,不算便宜但也没到历史高位(2021年曾到60倍)。判断要不要进,用“估值分位法”最简单:要是某只股的估值在近3年30%分位以下,又有业绩预增,那可以逢低布局;要是超过70%分位,哪怕有政策利好也� �悠着点。资金面也得看,板块成交额得连续3天突破500亿,龙虎榜得有机构席位净买入,要是只有游资在炒,那行情长不了 。

就算符合上面三个条件,也得讲究策略,盲目满仓肯定不行。这里给两个实操建议:

布局上选“核心+卫星”:核心仓位买北方稀土、中国稀土这种有配额优势的龙头,它们业绩确定性强,北向资金还在加仓,抗跌性好;卫星仓位可以配金力永磁这类磁材企业,直接对接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厂商,订单稳,需求爆发时弹性更大 。

时机上“等回调别追涨”:盛和已经封板,现在追进去风险太高。可以等股价回踩10日均线,而且成交量缩下来的时候再介入,比如北方稀土要是跌到50元以下且不放量,就是不错的观察点。同时一定要设止损线,跌破20日均线或者亏损达10%就走,别抱着“长期持有”的幻想硬扛。

当然风险也得拎清楚:稀土价格受海外政策影响大,要是美联储突然加息,可能会引发短期回调;政策也可能有变数,要是后续配额放松,板块逻辑就弱了;还有内部分化,中小公司没资源没技术,根本享不到红利,别瞎买 。

盛和资源的8倍净利确实亮眼,但它更像稀土行业景气度的“信号灯”,而不是“全员冲锋号”。供需紧平衡、政策强支撑,决定了板块长期有机会,但短期的资金分歧和价格波动,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对散户来说,与其被涨停板勾得心神不宁,不如静下心来查业绩、盯价格、算估值。稀土板块的机会不在“追涨停”里,而在“业绩确定、价格坚挺、估值合理”的标的里。记住,真正能赚钱的操作,从来都是“看懂逻辑再动手”,而不是跟着情绪瞎折腾。

来源:彩云间追逐的飞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