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77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长寿靠的是命还是运?”这个问题,或许我们每个人都问过自己。
有人家族三代高寿,自己却年纪轻轻被慢病缠身;有人父母早逝,自己却身体硬朗活到90岁。到底是基因重要,还是生活方式说了算?
最近,一项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可能并不是基因,而是你每天的生活方式。
这项研究由牛津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开展,发表在《自然·衰老》期刊上。
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70万人的遗传数据和健康行为,并追踪了他们多年的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不良生活方式的破坏力,远远超过你的“坏基因”。
哪怕你带有多个“高风险”基因,只要生活方式足够健康,依然可以活得比一些“优质基因”但生活混乱的人更久。
这意味着,你每天的选择,比你出生时的基因更决定你能活多久。
很多人把健康寄托在“命好”“体质好”上,却忽视了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
熬夜、久坐、饮食无节制、情绪压抑、不运动……
这些行为,正在默默把你推向慢病和早逝。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这些疾病的诱因,绝大多数都源于生活方式失调。
一位三甲医院的主任曾坦言:“我们接诊的很多中风、心梗患者,并不是老年人,而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的共同点不是基因,而是多年不良生活习惯的叠加。”
其实,早在这项研究之前,医学界就有大量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60%的个体健康与生活方式相关,而遗传因素只占不到15%。
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它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
· 高盐高脂饮食会增加血压和血脂,直接伤害血管;
· 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 长期吸烟喝酒则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加速器”。
而这些,几乎都与基因无关,而与你的选择有关。
你每天几点睡觉?吃饭有没有节制?一周是否有规律运动?情绪是否经常压抑?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比你的基因报告更能预测你的未来。
专家指出,想要健康长寿,必须从生活方式入手。以下这4个方面,是公认的“长寿基石”:
长期睡眠不足,会扰乱内分泌系统,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类疾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早亡风险提高20%以上。
重口味、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
建议日常饮食以低盐少油、蔬果为主,控制红肉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
运动是最便宜的“长寿药”。
即使只是每天快走30分钟,也能显著降低患糖尿病、心梗、中风的风险。
《柳叶刀·公共卫生》刊登的一项研究证实: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死亡风险降低10%—20%。
现代人压力大,但长期压抑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甚至引发抑郁症、焦虑障碍。
保持情绪稳定,是延长寿命的关键一环。建议学会倾诉、冥想、写日记等方式,及时释放心理压力。
很多人把身体当“铁打的”,直到被疾病击倒,才意识到健康的代价远比想象中高。
一位资深内科医生说:“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年轻时不注意生活方式,四十岁就满身慢病;而有些老人,虽然基因一般,但生活规律,活到90岁仍能自理。”
这正是生活方式的力量:它不会让你立刻生病,但会在你毫无察觉时,慢慢改变你的身体走向。
基因,或许是你出生时抽到的“底牌”;但你怎么打这副牌,才真正决定你的人生走向。
你每天的饮食、作息、情绪、运动习惯,就是你给自己开的“健康处方”。
与其担心遗传病,不如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对身体的每一份善待,都会在未来某一天,以更长的寿命、更好的生活质量,回报给你。
长寿不是天注定,而是你每天活出来的。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23年版).
[2] 世界卫生组织(WHO). 健康促进与生活方式干预指南.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Mr.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