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打针?银屑病迎来更安全方便的国产口服新药莫米司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4 22:54 2

摘要:银屑病,这个影响全球约2-3%人口的疾病,远非“皮肤癣”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常常伴随着红斑、鳞屑和难以忍受的瘙痒。对许多患者而言,这不仅是皮肤上的折磨,更是对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长期“凌迟”。长期以来,他们的口服药物选择十分有限,要

银屑病,这个影响全球约2-3%人口的疾病,远非“皮肤癣”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常常伴随着红斑、鳞屑和难以忍受的瘙痒。对许多患者而言,这不仅是皮肤上的折磨,更是对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长期“凌迟”。长期以来,他们的口服药物选择十分有限,要么疗效不尽人意,要么副作用令人望而却步。

但现在,一个由中国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为这个困局带来了新的突破。10月11日,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了莫米司特(Hemay005)上市,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作为国内首款获批的PDE4抑制剂,它的出现,意味着患者终于可以在“疗效—安全—便利”这个“不可能三角”中,找到一种全新的平衡。

作用机制上看,莫米司特就像一个精准的“免疫系统灭火器”。在银屑病患者体内,免疫细胞处于过度活跃的“战备”状态,不断释放大量如TNF-α、IL-17、IL-23等炎症因子,这些因子如同火星,持续点燃皮肤,导致新的病灶不断产生。而莫米司特通过精准阻断PDE4酶的活性,能够提升细胞内的cAMP水平,这个过程相当于给过度兴奋的免疫细胞“降温”,从而有效抑制了上述炎症因子的释放,帮助皮肤由内而外恢复平静。

在银屑病的庞大治疗版图中,PDE4抑制剂占据了一个独特且重要的生态位。它的疗效或许不像生物制剂那样迅猛、彻底,但其安全性却远优于传统的口服免疫抑制剂。这让它成为连接传统治疗与生物制剂之间的“承上启下”之选,尤其适合那些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但又不愿或不便接受频繁注射的患者。它追求的并非“最强”,而是“最均衡”的长期管理方案。

在中国进行的三期临床研究中,莫米司特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

疗效明确:在治疗16周时,用药组有更多患者的皮损实现了明显改善甚至接近清除。数据显示,PASI-75(即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改善75%)的达标率,会随着剂量和药物暴露量的提升而增加,尤其在60 mg BID(每日两次)剂量组,疗效信号更为突出。在临床医生的评价(sPGA)中,同样有显著比例的患者达到了皮损清除或几乎清除的水平,这证明了它不仅仅是缓解症状,而是能真正让皮肤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态。安全性可控: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道,包括恶心(23.2%)、腹泻(11.4%)和呕吐(10.0%),发生率确实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1.1%、1.1%、0%)。但好消息是,这些不良反应绝大多数都属于轻中度,患者可以耐受,通常无需因此中断治疗。相比于传统免疫抑制剂需要时刻监测肝肾功能,或JAK抑制剂可能涉及的感染、血栓风险,PDE4抑制剂在长期安全性上显得更为温和。

与国际上已上市的同类药物阿普米司特相比,莫米司特通过更精准的分子设计,被寄予了在疗效和副作用之间寻找到更优平衡点的厚望。

总的来说,莫米司特的获批,对患者而言,意味着拥有了一种无需打针、安全性更高、可长期便捷使用的口服新选择。同时,它也标志着国产创新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让更多中国患者能以更可及的方式,获得与国际前沿同步的治疗方案。

来源:你的医生朋友阿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