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范类大学属于我国教育系统的关键部分,很多年里,作为培育教师的主要场所,它们在国民教育事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些年来,由于高考竞争愈发激烈,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在持续增大,师范类大学因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且职业选择比较稳定,渐渐变成了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热门院
师范类大学属于我国教育系统的关键部分,很多年里,作为培育教师的主要场所,它们在国民教育事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些年来,由于高考竞争愈发激烈,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在持续增大,师范类大学因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且职业选择比较稳定,渐渐变成了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热门院校类型。这种关注不只是因为师范类大学本身,也是和教育行业一直以来的维持社会稳定相关。
从行业的特点来说,教师就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行业,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从事教职的人员都具有非常高的职业保障。体制内教师可以享受公务员的各种福利,依靠稳定的工作条件和薪酬进行长远的发展。体制外的教师如培训机构老师、在线课讲师等,自身能力加上市场需求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工作稳定性和薪酬回报。如此一来,师范类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心理安全感十足,也使报考师范类大学成为许多考生志愿填报的第一选择。
我国师范类大学分布较广《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涉及的本科师范院校超过150所。根据综合实力、教育资源等条件,一般按照公众认可的标准将这些大学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最高的是两所985工程师范类院校,即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成果方面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并以优质教学环境、完善就业服务为傲。进入这两所学校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无论是体制内的教育系统还是在体制外行业中都被雇主十分欢迎。
之后是211工程师范类大学的部分学校,即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西南大学。都是些大学规模还比较大的,而且其中还有一些是入选“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在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虽然整体上不如第一等级强,但是它们的毕业生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
只有一所师范大学属于单独等级的“双一流”,就是首都师范大学,从1954年建校开始就率先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授权资格,一直由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首都师范大学特殊的地位,成为北京甚至整个国家优秀的师范类院校。
优质的双非师范类大学,如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地方教育系统里有较高名气的地方重点高校。在区域性的教育人才培养上很有实力,在当地教育行业就业竞争力强。
普通师范类本科院校的综合实力比不上优质双非师范大学,但是这些学校的学生相比起民办师范类院校以及专科师范类院校来说还是更有社会认可度的。相比于普通的高校来说,民办本科及专科师范院校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由于自身的资源匮乏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再者,在市场上,私立及专科院校师范生的学历含金量普遍较低。许多专科师范生提升竞争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教育,获得高一层次学位。
多年来无论是高考考生还是考生的家长对于师范类大学选择的方式都很慎重,高等级师范院校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因为顶级院校的教育和学术资源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顶级院校在培养高质量教师方面走在前列,并且可以帮毕业生直接拿到竞争优势。对地区性的师范大学来说,它们同地方经济与教育系统紧密结合,可以培育出许多本地化人才,进而减轻区域教育系统师资短缺的难题。这样的地方教育加大学的组合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部分。
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师范类大学遍地开花,无论是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中西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都有硕果累累的师范院校。顶尖的师范大学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政府对于教育投入多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这些学校的分布特点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对教育的资金投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地方性师范大学相比,顶尖师范学校所掌握的教学资源丰富很多,而地方性师范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本地的教育服务。
教育体系内的层级分化,不只是体现在师范类大学的分层当中,而且对于考生及家庭报考时所采用的方法产生着重大影响。第一至第三等级师范大学成了学霸们聚集的地方,很多高分学生选择去这些学校念书,目的是为了得到更稳定的工作和发展空间。但像第四等级及其以下院校虽然竞争力小,但是对于中等分数的考生来说是进入教育行业的一条道路,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不论是考生的选择,行业的需求,还是师范类院校的特点,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这样的学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好老师,稳定了教育行业的就业情况,并且促进了教育公平以及地区的发展。所以,对于高考考生及家长来说,理智的选择一个合适的师范类院校,将会是其今后职业发展和人生走向的一大步。
来源:清新橘子AG6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