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闲得慌,是现实太冷:上赛季鲁能运动战进球排中超第六,关键传球数跌出前十,前腰位置真空,连后卫都忍不住带球冲到禁区前自己打一脚。
“莫伊塞斯走后,鲁能连角球都发不圆,球迷最怕的不是输球,是连怎么输都看不懂。”
冬歇期才开十天,俱乐部技术部就把罗马尼亚联赛录像看到第127场,眼睛全熬红。
不是闲得慌,是现实太冷:上赛季鲁能运动战进球排中超第六,关键传球数跌出前十,前腰位置真空,连后卫都忍不住带球冲到禁区前自己打一脚。
球迷在论坛刷屏,“谁来给费莱尼递炮弹”成了最热梗,管理层不敢再装死。
罗马尼亚球探报告先递上来的是克卢日队长德亚克,31岁,左脚,8球12助攻看着一般,但每90分钟制造3.1次绝对机会,这个数字放在中超能排进前三。
工资只要120万欧,比莫伊塞斯最后一年便宜一半。
缺点是回防慢,联赛场均抢断1.2次,在中超可能被对手针对打身后。
技术部内部投票,7票支持,3票反对,反对理由简单粗暴:岁数大,状态说掉就掉。
更保险的方案是“吃回头草”——斯坦丘。
武汉三镇夺冠那年他一人制造18球,熟悉中超节奏,来了就能踢。
问题是他现在拿着沙特300万欧年薪,想让他降薪一半回中国,得先说服老婆。
谈判代表飞迪拜两次,对方经纪人只回一句“再加点”,俱乐部账面却只剩1.5亿人民币总预算,真加码就得从别处抠肉。
球迷直播弹幕里最真实:别装了,就是没钱。
本土备胎也摆上桌:段刘愚。
数据上看,他每90分钟关键传球1.8次,全队本土第一,但身体对抗成功率不到四成,遇到强队就隐身。
教练组担心把他硬顶前腰,打15场就得被喷自闭。
青训主管私下说,小段更适合去青岛这种中游队刷信心,留在鲁能只会被“冠军期望值”压垮。
真正让管理层心里打鼓的是浙江队的模板——米特里策,25万欧身价,14球9助攻,直接把浙江带进前三。
罗马尼亚媒体透露,米特里策初到杭州时连外卖都不会点,三个月后就能用中文喊“转移”。
文化适应快,是罗马尼亚球员隐藏技能。
鲁能翻译组已经提前找好懂罗语的留学生,准备复制“米特里策路线”。
预算1.5亿听着多,真拆开来却紧巴巴:德亚克转会费300万欧,签字费100万欧,税后年薪120万欧,三年合同总支出约合9000万人民币,再算上经纪人佣金、安家费,已经用掉六成。
剩下钱还得补右后卫和替补中锋,财务总监直接放话“再超就卖人平账”。
球迷担心的“病急乱投医”不是没道理,去年隔壁队砸大价钱买水货,最后连亚冠资格都没摸到。
专家观点给了一颗小定心丸:罗马尼亚联赛球员平均身价只有中超外援标王的1/5,失败成本可控。
真踢不出来,冬窗二次转会还能割肉止损。
真正该焦虑的不是选谁,而是时间——12月15日球队集中,1月10日就要去广州拉练,满打满算25天,体检、签证、倒时差、合练、热身赛,一环卡壳就全崩。
技术部把日程表贴在办公室门口,每过一天就划掉一格,红笔痕迹像催命符。
球迷群里有人总结:鲁能现在就像相亲角里的35岁白领,条件不差,但错过这个冬窗,明年还得继续单着。
德亚克、斯坦丘、段刘愚,三个选项摆在桌上,其实都不是完美情人,可时间不等人。
最终拍板那天,估计管理层手心里全是汗——选对了,重返争冠;选错了,继续陪跑。
来源:草原里悠闲闲逛的游人